【特别报道】耶鲁大学发现4张《学生救国报》 长沙湘雅19名学生100年前创办
1919年《学生救国报》第一号。李忠泽 供图
100年前的今天,一群学生走上北平街头,为灾难深重的家园疾呼呐喊,在华夏大地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长沙,同样有一群热血学子,用练习手术刀的手执笔畅言,针砭时弊。
近日,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医学数据科学系高级统计分析员李忠泽先生致电本报,他在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手稿及档案部保存的史料中,惊喜地发现“五四运动”时期湖南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救国报社编印的4张《学生救国报》。该报是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被查封之后接办《新湖南》的前身,编辑为19名学生,他们后来大多成为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医生和医学教育家。
在取得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引用授权后,李忠泽先生将4张《学生救国报》影印件提供给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罗慧女士。罗慧说,《学生救国报》在国内一直失传,这是第一次发现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为研究五四运动时期湖南学生爱国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减餐办报,发扬民气
1919年5月和6月,“五四运动”到了危急和重要的关头。此时,由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与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合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成立仅5年,还要等2年才会有第一批学生毕业。
当时,在校的19名学生商定成立了学生救国报社,开始编印《学生救国报》。它是周双刊,1919年6月9日编印第一号、6月12日第二号、6月16日第三号、6月19日第四号,社址在“长沙潮宗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报纸的纸张、印刷费由该校师生“减餐担任,不取报资”。罗慧说:“这份报纸由师生从伙食费里挤出钱来,自费出版。”
《学生救国报》共出版了四号,每号都登载了启事,一再对宗旨进行声明:“以发扬民气为外交之后盾,联络各校声气为宗旨,言论不涉政事。”说是不涉政事,实际上,文章篇篇皆政事。罗慧说,当时“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以张敬尧为首的湖南省政府严密封锁消息,勒令各报不得登载有关消息和评论,此声明可视为该报应对当时政府禁令的策略。
第一号《学生救国报》的《发刊词》由该报主编、第三班学生龙毓莹撰写,张孝骞节译了外媒对中国学生罢课的评论。罗慧注意到,当时舆论对学生罢课而唤起中国人民的觉悟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价值不可限量,也提醒学生应警惕由此带来的学业荒废。所以,张孝骞加以评论道:“外人虽欲伸公论,然而爱莫能助也。故欲救中国之亡,中国宜自努力。”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理解这位后来被誉为中国现代医学先驱的学子,毕生勤奋、努力的动力所在。
到民间去,提倡国货
第二号《学生救国报》有三个栏目,呈现了当时三个学生部的工作及成绩,分别是演说部、调查部和交际部。其中,调查部登载了本部的调查报告。他们一是组织调查员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去,调查他们参与运动的情况;二是到市场去,逐一了解洋货铺售卖日货的情况。调查部一天内组织了4个学生,调查了约10条街50个洋货铺,体现了“五四运动”中国知识阶层中很多人“到民间去,与普通百姓相结合” 的醒悟。
交际部的工作是为“联络各校,解释西人疑问,提倡国货”。他们的报告里出现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的名字。从该报可知,汤飞凡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交际部的部长兼书记,他到商务总会与商界交涉,既了解他们对运动的态度,也了解国货的储备情况,并要求惩罚某些私自进口洋货的商人。
在本号时评一栏里,李启盘写了《国民之堕落性》的文章,他在文中预言:“倘能急起直追,则中国改革犹有一线之曙光乎!”这就不难理解李启盘会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学校不得不西迁的重大事件面前临危受命,协助时任院长张孝骞,为尽可能保存母校的实力而作出的贡献。
唤起民众,惩办国贼
从北京校园里发起的五四运动,其影响波及至湖南后,湖南的学子也奔走呼号,他们不畏政府的压力,全体罢课,并创办报刊、撰写文章,唤起民众。这与史料统计当时长沙各校学生会出版的刊物有10余种、长沙一度成为周刊的世界的结论是吻合的。
第三号《学生救国报》栏目中,有该报编辑部“敬告商界”和“敬告同胞”的呼吁——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张孝骞在本号发表的文章译自《北京导报》中的《国民之争点》一文。文中说,自从山东问题发生后,虽是学生倡导,实则全国上下,从工商各界到贩夫走卒,全部动员起来了,举国一致的要求就是拒绝签字,惩办国贼。但是,解决中国的问题,不是凭大家五分钟热度就可以的,这其中,学生提出的要求比较空泛,各行各业的诉求也各不相同。在这众说纷纭中,有必要确立一宗旨,以为全国国民之争点。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防患胜于治患的争点,即对政府有两个要求:“一凡事关于财政者,政府须必公布全国”“二政府不得与外人缔结秘约”。
本号出现了一所人们熟悉而现在已不存在的1914年由陈润霖先生创办的楚怡工业学校。该报报道,这所湖南最早的私立工业学校组织了队伍,在长沙的不同地段进行爱国演讲。其实,同一时期,在陈润霖校长的支持下,青年教师毛泽东、何叔衡在楚怡小学也开展了类似的革命活动。
家国情怀,理性爱国
论说是第四号《学生救国报》的重头栏目,本号发表了三篇论说,撰稿者分别是高镜朗、龙毓莹和应元岳。高镜朗后来被称为我国儿科界的一代宗师;龙毓莹后来成为现代医学家、中医医学史专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了湖南省政府卫生处处长,也就是省卫生厅厅长;应元岳后来成为内科专家和热带病学家,主编了中国第一本内科学以及第一部热带病学讲义。这样的学术精英,在他们的学生时代,身处五四反帝爱国的热潮中,为报纸撰稿时,主题就是爱国、讨伐卖国贼、提倡国货。
他们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龙毓莹在《自觉的爱国心》中论述:“何谓我,何谓国,我与国有何等之关系,我与国有何等之责任”,提出爱国,应是自觉的而非情感的,是永久的而非暂时的,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这是理性而不是狂热的情怀,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行为。
(原文链接地址:耶鲁大学发现4张《学生救国报》 长沙湘雅19名学生100年前创办-都市-长沙晚报网 https://www.icswb.com/h/152/20190504/599450.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特别报道】耶鲁大学发现4张《学生救国报》 长沙湘雅19名学生100年前创办
相关推荐
- 中南大学成立全省高校第一家学生党建服务中心
- 中南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战略专家咨询会
- 诺贝尔奖获得者 Michael Levitt教授一行来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主题教育·整改进行时】自动化学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助力
- 第六届中国老年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在中南大学举行
-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专函致谢我校档案服务工作
-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 中南大学第十五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 优秀大学生评选结果揭晓
- [献礼新中国] 中南大学教职工文艺表演话初心、奋斗与逐梦
- 中南大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进入总学科数达15个
- 毛景文院士授聘中南大学名誉教授
- 中南大学吕奔-唐怡庭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研究成果
- 中南大学出版社增资入股“有科出版”
- 田红旗率队访问山东魏桥创业集团 签订2000万元中南大学“魏桥奖教金”
- 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专家组来校进行现场考察
- 长沙市教育局局长卢鸿鸣一行来我校调研基础教育办学
- 中南学子在首届湖南省研究生创意写作比赛中获奖
- 湖南省第十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跨学科研究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分论坛在中南大学举办
- 秘鲁驻华大使率团访问我校
- 中南大学青年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
新闻公告
- 《我与党员老师在一起》新书首发会举行 01-18
- 五大省级健康中心同时成立并挂靠湘雅医院 01-17
- 湘雅医院胸外科累计完成1000例机器人手术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学校召开2022年寒假工作会议 01-17
- 学校举行2022年老领导、老教授迎新茶话会 01-16
- 中南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调整 01-16
- 我校乒乓健儿在省赛中再创佳绩 01-15
高考招生
- 中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3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部分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