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回信:不负青春 不负时代
本网讯 7月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118名毕业生收到了习总书记的回信。回信充分肯定同学们志愿服务边疆基层的人生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这一回信,在中南大学引起热烈反响。师生们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担起时代使命,不负青春,不负祖国。
基层是青春最好的舞台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最美的青春,成为越来越多满怀激情与梦想的中南学子的人生选择。
化工院2016届应用化学专业博士毕业生金冠华,现为新疆阿克苏市英巴扎街道党工委书记。毕业时,他放弃了多个优渥的工作选择,最终选择前往南疆乡镇基层工作,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国家、对民族有所增益的事情。“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今天我们选择了新疆,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奉献。”金冠华说,“在新疆基层工作,我们要经受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把基层作为砥砺品质、磨练意志、放飞梦想的广阔天地。将来,我们就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脱贫攻坚的践行者、民族团结的促进者。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肩负应尽的职责,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与新疆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并肩奋斗,把忠诚信念写在新疆大地。”
资生院2012届矿物加工和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代东援,被评为2019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毕业时,他回到家乡新疆库车市,选择在全市最偏远的乡镇阿拉哈格镇工作,一干就是八年。“在这里,我和老乡们住同一个炕头,沾同一片泥土,和各族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也得到了很好的磨砺和锻炼。在这里,我实现了人生价值,参与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看着老乡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打心眼里高兴,感觉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八年时光打磨了他的坚韧,也坚定了他的理想。“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奋斗在基层,继续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毕业后投身基层是无悔的选择。”商学院2018届金融专业硕士毕业生龚电明说。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作为一名90后年轻党员干部,她一直以来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努力补齐自身短板和弱项,以“清晨之问、静夜之思,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状态,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本领。
“作为基层工作者,是各项工作的落脚者,是‘最后一公里’的实干家,因此更要守初心、担使命,脚踏实地,吃得苦,耐得住寂寞,把每一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好。”计算机学院2018届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牛江波作为选调生已在基层磨练了近两年,对基层工作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要在艰苦复杂的局面下历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的使命。不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
接力新时代,吾辈正青春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毕业生的回信,向青年一代再次吹响奋斗号角,勉励大家不畏艰难险阻,勇接历史的“接力棒”,勇担决胜百年的使命。
文新院2020届广电专业毕业生宋云飞说:“今年不少同学的就业、升学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我们更加明白了我们的命运与国家的紧密联系,更加明确了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毕业生,我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和学校为广大毕业生就业付出的努力,不论是各种优惠政策还是学校提供的就业培训教育,都为我们打了一剂强心剂。”看到身边的同学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机电院2020届机械专业毕业生李睿感到由衷开心。
2020届毕业生中,不少人选择加入选调生行列,投身于祖国的基层建设,怀揣理想与新年走进田垄乡间。地信院2020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李文博就是其中一员。他说,既已生逢其时,便应肩挑重任,总书记的寄语让我坚定了信心,要在基层做出一番事业,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中国梦相结合。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辈当自强。“看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坚定了我们这些特殊时期的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的信心。” 来自偏远贫穷的山村的法学院法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麻学花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我想要为家乡的教育做点贡献。”
毕业,意味着又一次新的起航。对于即将起锚、驶向各行各业的中南学子来说,习总书记的回信无疑是一方罗盘,指引了奋进的方向。“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的2020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更切身体会到医务人员身上所肩负的重任。未来我必将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为党、祖国和人民作出应有贡献。”湘雅三医院整形外科毕业生瞿思说。在文新院广电专业毕业生林羽茜看来,“青春接力,不负使命,我们都是收信人。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投身工作,无论手中握笔还是肩上扛枪,我们都应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将大写的家国情怀永远刻印在大写的青春里。” 即将前往武汉工作的轻合金研究院毕业生雒晓宇表示,毕业后自己也将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成为能堪大任、敢于担当的新青年,希望在2050年时能骄傲的说一句,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有自己的一份汗水和贡献。
未来已来,青春可期
多年来,学校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就业引导教育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校内营造毕业生敢下基层、能下基层、乐下基层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去建功立业。看到一批批青年学子从中南校园开赴祖国各地,师长们深感欣慰,也充满期待。
2020年毕业季,对高校毕业生而言特殊又难忘。冶环院党委副书记张凯相信,对毕业生来说,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既是一场青春的历练,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广大毕业生定能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锤炼过硬本领,不悔人生选择,不负青春使命。
“习总书记的回信,为广大青年学子今后的人生发展指明了方向。”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尹逊强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当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重点行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在他看来,青年一代未来可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有志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和热血,实现人生价值!”
刚刚送别2020届的毕业生的自动化学院辅导员刘雯在读过总书记回信后感慨良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能够选择到边疆工作扎根基层,实属责任担当的优秀榜样。希望广大在校大学生能够学习这种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表示,自己将在之后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强化价值引领,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注入学生心中。
“习总书记的寄语高度体现了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和关怀、对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勇担时代使命的赞誉,也为我们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公管院党委副书记耿贵斌表示,“我们一定把回信精神融入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勇担时代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南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回信:不负青春 不负时代
相关推荐
- “卓越拔尖”讲坛开讲:我们的大脑如何灵活学习与执行任务规则
- 国内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患者在湘雅二医院诞下健康女婴
- 中南大学与中国有色集团沈阳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 湖南省第十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之“高性能材料设计与制备”分论坛在我校举办
- 中南大学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湘雅医院乳腺外科加入NSABP国际临床研究合作组织
- 中南大学抗“疫”中的本科在线教学第一天
- 学校召开湘雅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专家咨询会
- 中南大学承办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第二期青年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
- 【特别报道】后勤人的高频“词汇”
-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校友工作推进会
- 湘雅二医院妇科顺利完成一例dubuisson盆底重建术
- 中南大学召开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 研究生在线教学第一天:中南师生开启新模式
- 湘雅医学院2020届毕业云晚会:星辉湘雅 赤心报国
- 中南大学吴安华教授入围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 中南大学陈永恒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 中南大学唐北沙教授团队在中国人群中首次鉴定出帕金森病新风险基因
- 学校召开2021年度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
- 新生故事:寻宝、逐梦、开启未来
新闻公告
- 《我与党员老师在一起》新书首发会举行 01-18
- 五大省级健康中心同时成立并挂靠湘雅医院 01-17
- 湘雅医院胸外科累计完成1000例机器人手术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湘雅医院廖伟华团队首次提出正反平衡成像策略 01-17
- 学校召开2022年寒假工作会议 01-17
- 学校举行2022年老领导、老教授迎新茶话会 01-16
- 中南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调整 01-16
- 我校乒乓健儿在省赛中再创佳绩 01-15
高考招生
- 中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中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3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部分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
- 中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