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学院 > 新闻公告 >

强“基”固“本”,未来可待——访外国语学院院长柯应根

2020-06-15 0 新闻公告 来源:巢湖学院新闻网

“十三五”期间,外国语学院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为突破,夯实师资队伍基础;持续深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风建设,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积极搭建各类实践和竞赛平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近日,我们采访了外国语学院院长柯应根教授。

陈小波:外国语学院的青年教师人数占比最高,40岁以下教师54人,占比达70%以上,你们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有什么具体做法?

柯应根:的确如此,外国语学院专职教师共计73人,其中40岁以下年轻教师54人。近年来,我们党政班子明确了以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这其中我们首先重视他们的教学能力提升,站住讲台、站稳讲台,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事。厚积才能薄发,对于他们个人而言,只有教学能力提升了才能调动带动他们教研和科研的水平提升,对于我们整个学院而言,只有年轻教师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整个学院发展的后劲才能更足。

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是切实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自主开展“双导师制”工作,积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针对我院青年教师多、老教师相对较少的情况,我们还从安徽农业大学等其他高校聘请相关二外专业的高职称教师与本学院年轻教师结对帮扶。二是开展“课堂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活动,通过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举行同行间的教学展示与交流等,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三是实施新进教师坐班制,要求所有新进教师除参加学校的常规培训之外,必须每天坐班。这一方面有利于他们熟悉学院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们在备课、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当面请教老教师。四是要求年轻教师制定“个人能力提升计划”,我们规定40岁以下教师,必须提交个人3-5年的个人成长计划,压紧压实其教科研责任,明确其个人发展思路。五是举办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各类教学竞赛,这种高频率的参赛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我院教师与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切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开拓教师视野,对标先进,比学赶超。近几年,我院教师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李吟和王娟在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安徽省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中李吟晋级总决赛并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另有一位教师和两个教师团队获得了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二等奖,三个教师团队获得“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安徽省决赛三等奖。高洁老师获得了学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首届青年教师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陈小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的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

柯应根:近年来,我校持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实施“课堂教学+口语+自主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一方面借助已有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主要是学校的“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机房,将线下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探索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率先在课堂教学中探索使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体验,增强了课堂的教学的互动。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将改革推向深入。如在公共外语的课堂教学上,我们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由每个学院结合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入学之后的英语测试水平,自行组织设立1个提高班,我们则强化对该班级的师资投入,派出教师跟踪指导其外语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前参加四级英语考试,据统计提高班的学生四级考试通过率达86%以上。在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上,一开始我们缺乏有效管理方法,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学习难以取得实效,现在我们增加了教师线上答疑辅导和线下巡查监管的环节,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购了无纸化考试系统,全面实行无纸化考试。由系统批改阅卷,教师核查,大大提高了阅卷效率和质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为后期逐步实施过程考核奠定坚实基础,也有利于端正考风考纪,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此外,这也大大节约了考试成本,尤其是公共外语考试参加人数多,考试试卷用纸多。在能力培养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变过去的哑巴式英语习得能力培养,也就是应试答题能力培养,为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等综合应用能力。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们的改革成果。

陈小波:你刚才提到了你们学院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能介绍下具体情况吗?

柯应根:为了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外国语学院定期举办学科竞赛月活动。学科竞赛月活动包括了大学英语竞赛、英语口译大赛、跨文化能力大赛、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英语演讲大赛、英语阅读大赛、英语写作大赛、商务英语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大赛。采取班级赛、年级赛、学院赛的三级赛事选拔培养模式,注重竞赛队伍的梯队培养,挑选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专门的指导教师团队,对选手备战省赛、国赛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模拟实战和赛前指导,外国语学院同学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优秀,近五年,获得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104项。刘语同学获得第五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黄培怡、杨洋、李明睿等同学先后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一等奖;沈巧媚同学获得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安徽省决赛一等奖;陈旭同学获得2018年“外研讯飞”杯中国故事英文诵读大赛安徽赛区特等奖。

陈小波:外语专业四级考试(专四)通过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考评依据之一,去年外国语学院的专四通过率达57.0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33个百分点。你们在学风建设上有哪些具体做法?

柯应根: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促进良好学风的行成,外国语学院实行学院领导带队巡查,教务员巡查和学生会干部挂牌检查的三级巡查制度。推行低年级学生晚自习制度,安排专人巡查,开展专业四级考试辅导,开放语音室等场所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训练场所。在高年级开展考研辅导,为同学们第二外语辅导答疑等,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积累,提高同学们备考和应试技巧。2019年的我院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达57.02%,较上一年提高了近24个百分点,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33个百分点。我们积极发挥年轻教师对此项考试规则熟悉、应试能力强的优势,大胆选拔一批年轻教师,每人联系一个班级,通过周赛、月赛的定期考试等手段开展院内竞争,营造专四考试氛围,举办专四考试经验交流,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示范班建设,出台了《外国语学院“示范班级”建设办法》,明确了“示范班级”评选的条件与标准,以及对“示范班级”的奖励措施,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陈小波:这几年外国语学院在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柯应根:近年来,外国语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两部,省级规划教材6部,发表教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南大核心CSSCI期刊15篇,在SSCI和A&HCI发表论文各1篇,实现了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突破。但总体来说,我院的科研成果与兄弟学院的还有一些差距,尤其是在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上。这几年,我们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积极探索科研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通过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开拓教师的学术视野,仅2019年一年,外出交流学习和培训的教师就达到100多人次,如2019年暑假期间,组织11名教师参加“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双师素质培训班”,所有参学教师均通过了考试,获得“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初级证书;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承办高层次学术会议加强对外交流,2019年我们承办了安徽省第六届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年会,一方面加强与省内高校的联系,扩大外国语学院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在全院上下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今年外国语学院还将承办安徽省外文学会年会和第九届东北亚语言、文学与翻译国际学术论坛;根据教师科研兴趣,分方向推动科研团队建设,初步形成了翻译方向、文学方向和语言学方向团队;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指导青年教师撰写项目申请书,从选题到项目论证逐一提出修改意见,去年,我院共计有近50人申报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其中20人获批;充分挖掘现有队伍潜力,发挥高级职称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在不断学习与学术积累中培养科研骨干,建立梯队结构合理的研究创新型科研团队。

陈小波:外国语学院“十四五”期间有怎样的发展思路。

柯应根:对标兄弟学院,“十三五”期间,我们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缺乏一些标志性成果,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也还亟待完善,尤其是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占比不高,因此,我们深感发展的压力重大。“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大外引内培相结合的力度,鼓励教师外出访学、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全面推进英语(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加强课程团队和教科研团队建设,优化专业内部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采访手记:在全校13个二级学院中,外国语学院的教师队伍年轻化程度最高,全院77名教职工中,专职教师73人,其中40岁以下教师54人,占比达70%以上,这其中讲师硕士层次及以下的教师占了94%以上的比例。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需要一定的积累的,量变方能达到质变。虽然近年来他们加大了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外引内培,但人才缺口的填补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以及学科建设方面与其他学院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外国语学院以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是科学的,只要方向正确,登顶还会远吗?须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基督山伯爵》全书最后一句话是“等待和希望”,在外国语学院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外国语学院的未来,也是巢院的希望。(文/陈小波 图/受访单位提供 审/余洁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强“基”固“本”,未来可待——访外国语学院院长柯应根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