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代表陈小玲在2006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各位好!
我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主动要求发言”的经历。
因为如果是讲课,哪怕有再多的人听,我都不紧张,而在公众场合发言,哪怕人数再少,我都会很紧张。但今天的这个发言机会是我主动申请来的。感谢大会的支持。
主动要求发言有两个原因:其一,我是今年毕业的、在职的、博士研究生。其二,今天也是给2002级的本科同学们送行。
站在这里,我首先是作为03级的研究生的代表。
非常有趣,我现在感觉就象站到了某个国际领奖台上。在此刻之前,我一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所有上台领奖的人都要“感谢个”没完。直到写这个发言稿时,我才明白他们是自然想到了许多必须感谢的人。
首先是要向中央戏剧学院的各级领导表示感谢。现在学校非常快速的变化发展,与你们的引领和开拓,有着紧密关系。我想,无论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大的方向,这与“决策集体”分不开。而这个方向又是与每个教师、员工、学生息息相关的。
其次是向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三年中为研究生们提供的各项条件。比如我个人,就非常喜欢学校的食堂,尤其是早餐和三楼的炒菜。
这里想特别提到、特别感谢的是,图书馆的各位老师。因为一个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如果离开图书馆,是不可想象的。
我本人的经历可以说,见证了学校研究生工作的发展。所以,受研究生们的委托,一定要向研究生部的领导廖向红老师、以及于虹老师、贾志强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尽管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能真正代表一群人,但此刻,我完全确信,我能够代表大家的是,要特别向:送走了多少代研究生的、经常用打击的口吻鼓励我们的、被研究生们称为“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张国强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想,一旦成为研究生,有一个人对你的影响将是永远的。那就是自己的专业导师。此刻,甚至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对导师的感谢,或许它更多的是存在于内心。我想,它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师生关系,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说清楚。因为导师的影响,在学生的生命轨迹中会留下印迹。
在研究生当中,还有一些如我一样的,在职的研究生。这个群体,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日益多了起来。三年来,在职的研究生们,可能会更加辛苦。
拿我自己来说,这三年,几乎都是在“被别人上课”和“给别人上课”中度过的。
我想说,只有同时拥有着教师和学生这样双重的身份,行进在中戏的教室和食堂的时候,才更加会感同身受地明白:自己的导师都付出了什么,付出到怎样的程度。所以,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博士导师黄维若先生,以及如同他一样的,正在承担着繁重教学工作的导师们,向你们表示感谢。
此刻,我还本能地想起了,为中央戏剧学院做出过绝对贡献的、那些已经过世的、离休、退休的导师们。记得当年,在毕业留校时,我的硕士导师晏学先生,曾提醒我说,教师和医生是良心的职业。她曾对我提出了三个简单的要求:
一是,作为老师上课永远不许迟到。
二是,讲“史论课”,要站着讲授,以示对学生和自己职业的尊重。
三是,永远真诚对待学生。比如课上发现有错误要及时向同学们承认。不懂的地方,下课弄清楚后,要及时反馈给同学。
她在讲台上站了近50年,一直是这样做的。她说这也是戏文系的老传统。我想,这三点,至今我从未食言。
想到老教师们把青春和生命经历都留在了这里,想到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生活、生命就是这样代代传承的。每每想到此,情感更加复杂。也更加要感谢他们为我们这些后人所付出的。
此外,在职研究生们的许多工作,都被其他同事分担了。所以,一定要感谢自己所在的部门。作为我本人,要感谢戏文系,是这样一个有着:相对超然生活态度的同事们,尤其是有着:严谨学风的集体,促使我对所学、所教的每一节课,哪怕是再小的一个教学单元都从不敢怠慢。
以上这些,就是作为一个在职研究生的发言内容。
我刚说过,今天的发言机会,是我主动申请来的。请相信,这个特殊的举动,
绝对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因为我是个性情中人,而今天也是给2002级的本科同学们送行。站在这里,我第二个身份,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
我想,如果将来退休,对自己的生命历程回顾的话,作为教师,其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就是中央戏剧学院2002级的所有同学都曾进过的课堂。在我的教案中清楚地记着:这里包括6个系本科、和管理系已经毕业的专科班的同学共335名、还有已经毕业的成教02级的1049名同学。
作为戏文系的专业教师,这种教学经历,对我个人来说,可能会是空前绝后的。尤其是02年的春天,我一个人,以良好的“游学、论道”的心态,走进了江南一些城镇和当地的知名中学。感受生命的同时,使得我与戏文02级的许多同学,才有了作“师生”的缘分。
今天,在所有2002级同学毕业的时候,我想占用大会的一点时间,来向你们表达一个普通教师的祝福和谢意。
4年前的9月16日,我站在讲台上对同学们说,我将有幸陪你们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活最初的9周。现在,回头看来,只能感慨人生如白驹过隙。
之所以,提到感谢,是因为,在那一年,大量地、密集型地上课。我想是:
那些已经毕业和在座的同学们,给我带入了新的教学体验,激发了我更新的对教师、教学的想法,甚至是对生活、生命的新的认识。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多少宝贵。
如果我没有感受、判断错的话,当时的教学多多少少曾得到了02级同学们的“民间”认可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最为珍视的。
每当过年过节,经常有02级的同学,各个系的都有,许多我都叫不出名字的同学,发来祝福的短信,还有贺年卡。虽然没有一一回复,但我非常感谢你们。
毫无疑问,它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记得,在当时行课结束时,给大家朗诵了三首非常喜爱的诗歌。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它们在适当的时候,曾给我的生活态度以关键的提示。
第一首诗是: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我一直把这个作品看作是,它提示我们––“爱”,应该是对待周围人的基本态度。“爱”不仅是情爱,更多的是对待父母、亲人、以及周围的人。而真正的“爱”不仅是挂在嘴边,它是非常具体、质朴的。今天,来了许多同学的家人。这首诗,同样也应该送给他们。因为,我们在这里读书的一个前提,就是有家人的负担和支持。
第二首诗是,已故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它讲的是人的胸怀,我想,这可能是生活态度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第三首诗是,剧作家秦培春的〈朋友,你千万不要忧愁〉它告诉我们,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要有一个坚强的生活态度。
我想,这三首诗,尤其对在座的、初入社会的同学们更加会有提示作用。
今天,在同学们毕业的时候,我想,就让我们象四年前,在课堂上那样,再次朗诵给大家。以作为我发言的结束。
最后一句:祝我们的母校越来越好,祝03级的研究生们、祝2002级的每一个同学一生幸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研究生代表陈小玲在2006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 上一篇:学生处2006年就业工作总结
- 下一篇:在影视艺术职业学院2006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相关推荐
- 电影电视系举办“影视制片专业辩论赛”座谈会
- 黑龙江电视台来院举办招聘宣讲会
- 学院举行新学年升旗仪式
- 学院举办“启程青春路”五四主题团日活动
- 2009年无偿献血活动完成
- 我院高雅艺术进校园剧目《伪君子》赴清华大学演出
- 北京团市委大学部部长胡九龙来我院讲座
- 学生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
- 中央戏剧学院举行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 教育部专项检查组来院检查基本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
- 我院召开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 2011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
- 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暴风雨》在我院北剧场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明德厅上演
- 用歌声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与感动
- 我院工会举办“家庭幸福秀”亲子活动
- 2007级播音与主持班参加北京市“我的班级我的家” 学习型班级集体创建示范活动
- 梅兰芳先生雕像在昌平校区落成
- 学生工作部组织学生观看影片《钱学森》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号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
- 中央戏剧学院2011—2012学年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新闻公告
- 我院多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立项 03-09
- 第十二届“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获奖名单揭晓 02-16
- 中央戏剧学院召开2021年新退休教职工荣休座谈会 01-20
高考招生
- 中央戏剧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3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4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1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8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7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6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