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周华斌:漫谈周贻白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学术构架
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我院师生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人文素养、开拓学术视野,中央戏剧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与人文学部联合举办“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9月24日,“人文大讲堂”第一讲开讲,著名戏剧理论家、学院客座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华斌教授在昌平校区理论楼,作了题为《漫谈周贻白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学术构架》的讲座。
讲座开始前,“人文大讲堂”主持人、学院讲座教授傅谨对主讲人周华斌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周贻白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上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也是中央戏剧学院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血脉应该得到更好地强化与传承。
讲座中,周华斌首先回顾了周贻白先生的戏剧史研究发展脉络,从1936年的《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史略》,到1945年的《中国戏剧小史》、1953年的《中国戏剧史》、1958年的《中国戏剧史讲座》、1960年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再到出版于1979年的遗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他认为,周贻白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观,是在中西文化碰撞、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也是在中央戏剧学院授课期间逐步确立的。
周华斌将周贻白先生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学术构架总结为三点:一是对戏剧的界定,“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强调戏剧乃综合艺术,不仅是案头文学;二是重实据,王国维提出了文物、文献并重的双重证据法,而周贻白先生增加了田野考察,提出了“三重证据法”;三是强调进化论中的历史变革,即与时俱进,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周华斌也分享了他对中国戏剧的看法,认为中国戏剧的特色在于以“戏”为核心,以情趣、技艺和文理为标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周华斌:漫谈周贻白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学术构架
相关推荐
- 2009年学生军训工作圆满结束
- 教学实习演出中心开展安全培训
- 第五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专家评审会召开
- 中央戏剧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拉开帷幕
- 我院多名师生获“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理论奖与评论奖
- 不忘初心,传承经典: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表演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 中央戏剧学院举行2019年新退休教职工座谈会
- 关注!中央戏剧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
- 曹禺先生雕像在昌平校区落成
- 我院青年教师公寓正式投入使用
- 2010级新生军训工作圆满结束
- 中央戏剧学院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情况汇报
-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2015级舞剧表演班毕业演出剧目《索玛花》上演
- 世界戏剧教育联盟2021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即将举行
- 学院2016级新生今日顺利报到
- 我院课题《欧美戏剧剧场资料翻译与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 教学实习演出中心举行安全培训
- 音乐剧系专业考试顺利进行
- 就业指导中心举办2016年校园招聘会
- 中央戏剧学院2016年学生新年联欢会在实验剧场顺利举行
新闻公告
- 我院多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立项 03-09
- 第十二届“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获奖名单揭晓 02-16
- 中央戏剧学院召开2021年新退休教职工荣休座谈会 01-20
高考招生
- 中央戏剧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3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4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1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8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7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6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