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霈生、丁涛为研究生讲授《戏剧本体理论研究》课程
10月28日,著名戏剧理论家、我院教授谭霈生先生,与丁涛教授一起,在昌平校区为全体研究生进行了“戏剧本体理论研究”系列课程的专题讲座。
谭霈生先生与丁涛教授
讲座伊始,丁涛阐述了为何要关注戏剧基础理论研究。她说,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各个领域基础学科的建设,这正是戏剧学基础理论研究再出发的好时机。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戏剧基础理论的发展,我院在去年成立了戏剧学系。在“大戏剧”背景下,戏剧人更需准确地把握自身定位,对于“戏剧是什么?”“戏剧之于其他艺术有什么不可取代之处?”“戏剧的基本手段是什么?”等一系列戏剧本质问题,具有清晰地认识。然而,以上这些属于戏剧本体的基础性问题,多年以来,不仅喜爱戏剧的部分业余人士不明就里,就连许多专业戏剧工作者,也存在着观念混乱,甚至理解谬误的现象。
谭霈生强调,戏剧的本体是行动,戏剧的手段是动作。戏剧并不是“语言的艺术”。剧作家只是动作的提供者,导演是动作的组织者,演员是动作的直接体现者。而针对“动作”,需要注意其定位、分类及其直观性。
围绕“戏剧动作的成分及其本性”,谭霈生说,从观众欣赏的感觉方式去理解动作是戏剧的基本表现手段,一定要区分“行动”与“动作”的区别,前者是戏剧模仿的对象,后者是戏剧的手段。换言之,戏剧中的行动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有其目的。为了突出动作是任何戏剧的基本手段,无论是作为“体验派”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是“表现派”的布莱希特,他们都认同动作之于戏剧的不可撼动的地位。谭霈生坦言,从戏剧的本质是行动这个角度来讲,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翻译成“史诗戏剧”更为准确。
关于戏剧动作的分类,在介绍了美国戏剧家乔治·贝克的观点之后,谭霈生提出了他的见解:动作可分为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音响动作。任何形体动作都有其内心依据,有其动机,因此不存在“纯粹的外部动作”;而所谓“内心动作”,如果没有形体动作的依托,也无法得到直观展现。谭霈生认为,戏剧动作其本性具有“直观性”和“揭示性”两大特征,并通过分析《哈姆雷特》《一仆二主》《北京人》和《安娜·克里斯蒂》等经典剧作中不同类型动作的使用方法,来佐证他的观点。
讲课现场
最后,谭霈生告诫同学们: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和思想观念,需要保持和精进戏剧的专业精神;阅读经典作品,提高戏剧鉴赏力,尽可能避免对作品的误读,在经典作品中不断汲取养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谭霈生、丁涛为研究生讲授《戏剧本体理论研究》课程
相关推荐
- 别开生面的“饺子盛宴”
- 学院举行新学期升旗仪式
- 我院顺利通过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验收
- 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举行消防安全演练
- 学院2017级新生今日报到
- 我院召开“争先创优”表彰大会
- 国家安全 需要你我共同维护
- 学生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
- 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在我院举办招聘会
- 我院举办2012年毕业生校园招聘会
- 世界戏剧教育联盟2019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闭幕式圆满结束
- 音乐剧系专业考试顺利进行
- 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第五协作组2019年工作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 2008学生戏剧小品大赛圆满落幕
- 2011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
- 歌剧系专业考试顺利进行
- 我院在2020年度北京市共青团系统先进单位及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中获得多项奖项
- 学生工作部举行学生控烟会议
- 京剧系本科招生专业考试拉开帷幕
- 青年志愿者社团同学参加奥运志愿者文明礼仪学校开学典礼
新闻公告
- 我院多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立项 03-09
- 第十二届“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获奖名单揭晓 02-16
- 中央戏剧学院召开2021年新退休教职工荣休座谈会 01-20
高考招生
- 中央戏剧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3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4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1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8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7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戏剧学院2006年本、专科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