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启曦之家:有爱的地方就有阳光
本网讯 近日,曦之奖学金捐赠项目负责人欧阳莹之女士捐赠20万元在我校设立疫情防控基金,用于支持“启曦之家”的同学们开展疫情防控相关活动。经过同学们的头脑风暴和线上评审,拟将资金用于疫情期间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抗“疫”一线家庭补助和困难补助、抗疫征文活动以及购买防疫物资等。
启曦之家的同学们是谁,为何他们被关爱有加,这背后还有很多的故事。
2015年的曦之奖学金颁奖会,有同学提议成立一个学生社团,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欧阳莹之女士欣然接受并把随身携带的2000元现金留下作为社团的启动经费。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老师的帮助下,将欧阳启助学金和曦之奖学金的获得者组织起来成立了“启曦之家”。
为了丰富启曦之家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欧阳莹之女士每年都单独给予经费支持,资助同学们“搞事情”。在春天,有集体春游,大家共同制定活动方案,制作美食,一起游戏,很好地增进了社团成员间的情谊,又缓解了学业压力;在夏天的升学季,大三的同学面临着保研、就业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会组织专题交流会,主动为大三的同学答疑解惑,这种互助的精神一届一届地传承下来;在秋天的期末考试周,启曦之家的志愿者们会在圣诞节前后给大家准备圣诞小礼物,组织大家聚餐,共同分享新年愿望,传递美好祝福;在冬天的寒假里,启曦之家会组织寒假读书活动,大家共读一本书,分享不同的收获,在交流中获得共同进步。
欧阳莹之女士给予同学们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多的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此次疫情捐赠,欧阳莹之女士希望同学们可以集思广益,通过线上自主评审,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一方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组织沟通能力,增进相互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爱心,更好的帮助他们度过此次疫情难关,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回报社会。
“从大学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受到欧阳老师和启曦之家的帮助,虽不曾见过欧阳老师,但是没有她,我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业,也正是因为有了欧阳老师作为榜样,我才时刻心怀感激,不断奋发向上!”人发学院的邓八千感激地说道。
“很感谢欧阳老师为‘启曦之家’付出的一切。曦之奖学金是我成长道路上获得的第一笔奖学金,也是一笔鼓励我坚定走数学路的奖学金。如今的我即将毕业,收获了心仪大学的保研offer,感谢欧阳老师,也感谢启曦大家庭的每一个相伴成长的同学。希望大家都能厚积薄发,等风浪过去,迎接光明的未来。”已经成功保研北京大学应用数学的陈然同学动情地说道。
“作为一名‘启曦之家’曾经的志愿者,“启曦之家”是我大学回忆里,极其珍贵的一个存在。我见证了它的诞生,参与了它的成长。读书活动,春游活动,志愿活动等等,每一次活动的举办都给予了我深刻美好的收获。通过这些活动,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小甜蜜。启曦之家,是我们感受关怀的地方,是我们互助互励的地方,是我们永远怀着感恩之心回忆的地方。”2019年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何雨铃暖暖地回忆道来。
温暖,是欧阳莹之女士平行传递的一颗爱心;
成长,是“启曦之家”积极迎向生活的一种姿态;
感恩,是大家播下的爱的种子,盛开出的希望的花朵,收获的幸福的果实。
还有很多像陈然、邓八千、何雨铃一样的同学在欧阳莹之女士和“启曦之家”的关心鼓励下取得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启曦之家”也会在这种温暖的环境里不断发展壮大。
延伸阅读:
1997年,一直关注并支持祖国教育事业的香港爱心人士欧阳启先生、欧阳刘锦銮女士(欧阳莹之的父母)决定在中国农业大学捐资设立曦之助学金(以其英年早逝的长子的名字命名),用于资助我校经济困难学生。2001年曦之助学金改为曦之奖学金,用于奖励我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年,欧阳彦之(欧阳莹之在美国的弟弟)在我校设立欧阳启助学金,帮助我校来自边远地区的家庭困难学生,每年每个年级资助本科生2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人,每人6000元。二十多年来,欧阳家族对我校学生的资助人数不断增加,奖励标准也不断提高,已有累计2070人次获得曦之奖(助)学金的奖励资助,金额一千余万元;627人获得欧阳启助学金的资助,金额近400万元。香港欧阳家族是我校个人捐资持续时间最长、资助人数最多、累计金额最大的奖助学金项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心战“疫”| 启曦之家:有爱的地方就有阳光
相关推荐
- 同心战“疫” | 于沁悦:廉顽立懦 戮力同心
- 图书馆党总支举行处级干部“两对照一查找”专题会
- 图书馆、档案与校史馆扎实推进教职工理论学习
- 理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学党史 办实事|动科学院举办第十六期青椒荟“倾听青年声音 共话队伍建设”
- 亮点工程 | 《大国三农》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 我校2021级四川专项研究生到成都开展暑期实习
- 中国农业大学畜禽疫病诊断研究中心通过CNAS认可首次评审
- 世界读书日特稿 |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真理的力量——记抗击新冠疫情下的《<共产党宣言>导读》课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资环分中心召开“一流本科课程(金课)”建设经验交流会
- 日本新潟大学学生来我校就农业系统工程学习互鉴
- 双循环格局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暨涉农类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在经管学院举行
- 信电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 体艺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警示教育学习活动
- 我校“10·25心理素质教育文化节”开幕
- 同心战“疫” | 做学生最暖心的“看家人”
- 动科学院举行2021级本科新生院领导见面会
- 孙其信出席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展示与技术交易平台揭牌仪式
- 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带队来我校洽谈合作
- 人才强校 | 李孟华:把“羊”文章写在祖国边疆的大地上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