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 曹兵海:肉牛牦牛产业受当前疫情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本网讯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地采取的封锁措施一定程度影响了畜牧业的正常生产。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介绍说“为了准确掌握疫情对肉牛牦牛产业的影响,体系动员了全体专家和综合试验站自2月1日开始开展了密集的调研,至今已调研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238个县市区域,780家养殖场(户)和企业,形成调查报告和各项建议29篇,并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发布以供决策参考。同时与其他媒体合作发声、技术指导养殖企业(场、户)246家。”调研报告及各项建议经体系网站(www.beefsys.com)和微信公众号(beefoffice)发布后得到《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中国畜牧业信息网、中国畜牧网等媒体平台的转载和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这些报告得到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科技部等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政府后期各项政策的发布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受到了全国肉牛养殖企业的拥护和肯定。综合调研结果,曹兵海教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解答:
1.新冠疫情对我国肉牛产业造成了哪些影响?
疫情对肉牛牦牛产业的短期冲击,目前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在170亿元以上,其中,母牛及其繁殖(约75亿)、缺料减重再复重(约55亿)、压栏浪费(约35亿)、不能及时医治造成的死淘(约1.5亿)、屠宰加工“米不足锅”和“销路不畅”而压库及高新酬(约7亿)以及养殖端高薪顾工(约0.6亿)等,累计至少在170亿元以上。可以预见的间接风险是,在2022年春季到秋季,我国将集中缺少约130万吨牛肉,经济价值为91亿元。这个供给凹崖对2022年稳定牛肉消费构成隐性挑战。
目前的短期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饲料供应出现了严重危机。调研发现,有80%的养殖场出现精饲料供应紧张的状况。交通不畅和饲料企业的复工延迟等问题是制约饲料供应的主要原因。
(2)雇工短缺问题。40%的肉牛育肥场和30%的母牛养殖场反映人工短缺, 80%被批准复工的屠宰加工企业面临工人严重短缺问题。
(3)疫病防控计划受阻。有30%左右的养殖场反映疫病防控因兽医人员流动受限以及消毒防疫物资缺乏的影响。
(4)粪污清运工作受阻。由于人工不足和道路管控影响,有30%的养殖场粪污清运与转化工作受阻,存在疫病风险并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5)产品销售受到极大限制。29%的母牛场被迫延迟出栏计划,50%的育肥牛场被迫放弃补栏计划,56%的育肥牛场达到出栏标准的育肥牛被迫继续留在场内饲养。屠宰加工企业育肥牛购买和牛肉销售受限制情况更为严重。
(6)产业主体面临着较大资金短缺压力。由于受市场和产品销售的影响,养殖场维持生产或扩大规模的资金出现了短缺。
2.肉牛牦牛体系提出了哪些对策建议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地方的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受阻。对此,为了保障畜牧生产和“菜篮子”产品运输,国务院和各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了全面部署。但从各地的实际执行情况看,一些地方对包括肉牛在内的养殖所需仍存在管理不精、生产受阻问题。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对产业的不利影响,曹兵海教授建议产业自身和相关部门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产业自身的疫情防控与其它疫病防控工作。
(2)畅通肉牛养殖饲料的输送渠道。
(3)畅通产业相关产品的输送渠道。
(4)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
(5)加大对肉牛牦牛产业财政资金和金融保险支持。
3.2020年我国肉牛牦牛产业发展形势如何?
曹兵海说,体系在总结2019年度国内外产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近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于近期发布了《2020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2020年,我国要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在国内牛肉市场一直“缺肉”的市场大背景下,如今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把肉牛养殖作为一个重要的脱贫攻坚手段,对贫困户进行引导和扶持。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的831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工作县中,有537个通过发展肉牛或母牛养殖来进行扶贫,肉牛养殖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许多地方已经探索出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展望2020年,曹兵海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肉牛牦牛产业的发展形势依然向好。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养殖圈舍、依法合规抵押融资,这对解决肉牛牦牛养殖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国家支持以肉牛为代表的种养循环模式,支持区域性副产物资源高效利用的土地和养殖配套政策,以及有计划持续推进贫困地区母牛带犊和能繁母牛群建设,都将形成高质量和有特色的牛源基地、促进农民脱贫。据此预测,2020年全国肉牛存栏量将继续稳定增加,特别是在贫困县和“粮改饲”等区域,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增加肉牛存栏量和牛肉产量,但短期不会有大幅度增加。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一起全力以赴,战胜疫情!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将继续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继续做好政府、科研机构和产业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服务于我国肉牛牦牛产业的持续发展。”曹兵海教授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心战“疫” | 曹兵海:肉牛牦牛产业受当前疫情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相关推荐
- 我校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入选国合署核心政策智库单位
- 资环学院召开2021年暑期工作会暨“十四五”规划专题研讨会
- 传道授业 立德树人——研究生院召开2020年线上导师培训会
- 同心战“疫” | 继教学院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逝者悼念活动
- 我的在线教与学 | 老师当“主播” 内心如是说
- 人才强校 | 中兽医门诊团队针灸治疗小动物IVDD疗效确切,得到国际化推广
- 百年青春心向党 共筑乡村振兴梦丨草业学院研究生实践团助力阿勒泰地区荒漠治理和草牧业发展
- 动科学院获评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教研工作室”
- 理学院教工数学第一、第二党支部发起“鲜花助农”扶贫活动
- 百年同行心向党丨中国农业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成果盘点(一)
- 动物医学院党委和学院工会共同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金刚川》
-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一)
-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领导来校洽谈合作事宜
- 同心战“疫” | 农学院党员齐心抗疫情,支部一心克时艰
- 资环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参观“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 姜沛民书记孙其信校长看望2021级新同学
- 2021年全国农林高校教科基地发展协作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 第二届“携手共创”学生会院际交流会举办
- 温暖毕业“寄”浓浓师生情 科研院党支部帮助共建支部毕业生打包行李
- 同心战“疫” | 动医学院副教授周雪影讲科普:“野味”是会呼吸的痛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