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 齐立娟:做一个怀揣热情,敢于追逐之人
本网讯 齐立娟,汉族,1992年7月出生于河北保定,中共党员,2015年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李继刚教授,在博士阶段积极参与导师指导的课题,不断探索,探寻创新点,一直致力于研究光信号通路与ABA信号通路的交互机制,多次获得博士学业奖学金。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从本科阶段起在齐立娟的心中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尽自己所能为祖国的农业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2015年,她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在导师李继刚教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接触科研,慢慢地懂得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需要主动获取,平时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需要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沉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常的学习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而科研则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不停的发现、观察、探索和解决。更为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上下求索,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梦想。
起初刚刚换了学习环境,齐立娟非常迷茫,感觉无处入手,内心彷徨不安。对于一个习惯了本科学习模式的实验室小白来说,每天的学习都充满了挑战。陌生的仪器,陌生的实验操作,在充满未知的领域一步一步地探索。科研确实是需要摸索的,即使是在既定的实验方案路线下也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总要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法,这个时候能靠的只有自己。科研是孤独的,需要耐心地通过实验一次次的重复和改良,当最后得到阳性结果时,才知道最开心的莫过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时候做实验遇到瓶颈或走入误区,她也经常会怀疑和否定自己。这时候李继刚老师就会对齐立娟进行耐心而深入的开导,同时也经常带着她精读文献,打开思路,鼓励她对于现有的实验材料进行大胆的探索,寻求新的突破点,李老师的指导总能使她茅塞顿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齐立娟找到了突破口,从实验材料的构建,到实验的具体设计,再到结果的讨论,她都坚持认真钻研,反复尝试,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和老师及同学们讨论,并且积极参加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聆听他人先进的科研思想,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齐立娟的部分工作已经整理成文投稿至Molecular Plant 杂志(IF:10.812),现正在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修改。
天道酬勤 矢志笃学
“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是我一直督促自己做一个勤奋的人,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锲而不舍、不断努力、不断奋进就一定会有收获,机会是平等的,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就会抓住成功。”
在科研上,齐立娟一直秉承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态度,一有想法便立即实施,从不拖延,遇到困难永不言弃,迎难而上。每每遇到有关实验设计或是实施方面的问题,都会认真分析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查阅大量文献书籍,亦或是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培养自己知难而进、逆水行舟的能力以及不骄不躁、沉着理性的秉性。另外齐立娟会认真记录每天进行的实验,对于成功的实验,她会翔实地记录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而对于做失败的实验,她也在记录实验步骤的同时,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这样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在学习上,勤奋便是齐立娟的态度。“我每天来到实验室后,都坚持阅读文献,因为要想获取专业相关知识就必须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这样才能紧跟研究的前沿动态。为此我每天都关注各大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核心期刊论文、优秀硕士、博士论文、会议论文、英文文献、专著等,主要是关注他们的最新研究内容、进展、发表的论文、权威人士写的文献综述;网站和论坛,可下载相关文献的网站和交流学习的论坛。这些渠道每一个都需要自己去寻找,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然后去阅读、学习、借鉴,得以启发,化为己用。”
不骄不躁 心存感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荣誉和奖项不是我奋斗的终点,而是激励自己继续前行的起点。我深知,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整个研究团队共同努力、相互扶持的结果,而非一人之功。科研的道路总是曲折艰辛的,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过渺小,课题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协助是我科研道路上的支撑。每每夜深人静时,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浓厚的科研氛围是促成我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学习、实验还是生活中的困难,都能与实验室同僚进行分享,进行讨论,他们总能给出不一样的解决方法,给与我关怀和温暖。在实验室,我也常常帮助刚刚接触科研的师弟师妹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如何更好更快地入手科研,避免走弯路。回想过去的研究生生活,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恩。感激学校以及生物学院提供的这么好的科研环境,感激李继刚老师在科研上的指点与支持,还要感谢身边的朋友们,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才得以取得如今的成绩。”
齐立娟坚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积小流而成江海。齐立娟也深深感到研究生生活真的很美好,有着单纯的快乐,尽管在不同的阶段总要面对不同的挑战,但齐立娟在其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踏实,学会了感恩。“我也时常提醒自己做一个怀揣热情,敢于追逐之人,多经历多成长,努力把每一天过的充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 齐立娟:做一个怀揣热情,敢于追逐之人
相关推荐
- 叶敬忠教授团队、李小云教授团队获得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人才强校 | 于政权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揭示派杰氏病的致病机制并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 百年同行心向党丨传承红色基因 国际学院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 后勤基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
- 同心战“疫” | 物业管理一支部:把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 我校获批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3项
- 涿州教学实验场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 同心战“疫” | 致公党农大支部成员积极为战“疫”建言
- 土地学院用1180个包裹构筑“暖心毕业寄“
- 食品学院、经管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参观“初心弥坚——中国农业大学许党报国的红色故事”主题展览
-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年届毕业生“云相聚”
- 学党史 办实事|动科学院举办第十六期青椒荟“倾听青年声音 共话队伍建设”
- 甘肃绿洲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野外站(武威)建设方案论证会召开
- 时评:勇于锻造长板,打造创新高地
- 姜沛民孙其信会见曲周县委书记?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 |体艺部全体教职工参观学习“曲周精神”事迹展
- 新生引航 | 新同学,欢迎你的到来
- 人才强校 | 胡永飞教授团队在产气荚膜梭菌基因组学分析和潜在治疗策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食品学院开展“牛气迎新年,围炉共话春”迎新春系列活动
- 信电学院联合工院开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主题团课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