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 | 巨晓棠教授课题组基于田间原位研究首次定量土壤氧气对氧化亚氮产生的直接影响
本网讯 10月9日,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巨晓棠教授课题组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年IF=7.25) 在线发表题为“Oxygen regulates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directly in agricultural soi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理解农田土壤氧化亚氮 (N2O) 产生机制,发展更加敏感的N2O模型及更加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以实现N2O减排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N2O是单分子增温潜势较二氧化碳(CO2)高265倍(100年时间尺度)的强效温室气体。其在大气中寿命可达120年之久,是平流层臭氧的最主要破坏者。农业排放占全部人为排放的2/3,是目前最大的N2O人为排放源。土壤氧气 (O2) 是N2O产生的直接影响因子,同时控制着细胞水平硝化过程及反硝化过程的发生,进而决定着最终气体产物中N2O和氮气 (N2) 的比例。对于某一给定地点而言,土壤O2变化主要由周年内气候(气温、降雨)及农艺管理(作物体系、施肥、灌水等)因素的变化而决定。旱作农田土壤通常处于空间和时间上波动的氧气浓度,在施肥、降雨或灌溉后伴随着间歇性较低氧气浓度的出现。目前关于O2调控N2O产生的理解大多来自于纯培养及土壤微宇宙培养模拟试验,在田间原位有结构土壤,且处于频繁干湿交替、气候和农田管理因素时空变异条件下,理解旱作农田土壤O2对N2O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一直以来的挑战性科学问题。
该研究在始于200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对三种施氮水平结合不同秸秆(还田、不还田)和有机肥管理措施下的土壤O2和N2O浓度进行周年原位观测,同时观测了土壤温度、湿度、碳氮底物和pH等其它环境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定量了典型集约管理作物体系在一系列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土壤O2对N2O产生的直接影响,并建立了土壤O2预测N2O产生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气候和管理因素(施肥、灌溉、降雨、温度),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中O2和N2O浓度 (P < 0.05)。与土壤温度,充水孔隙度和铵浓度相比 (r= 0.30, 0.25, 0.26),土壤O2浓度 (r= -0.71) 是与土壤N2O浓度最相关影响因素。随土壤O2浓度降低,土壤N2O浓度呈现指数增长。在施氮处理中,该指数增长模型可预测74-90% 的土壤N2O浓度变化;在施肥灌溉/降雨结合事件中,该指数模型可预测58% 的土壤N2O浓度变化。以上研究结果强调了土壤O2条件是影响N2O产生的近端,直接,且最具决定性的环境因子,超过其它环境因子对N2O产生的影响,同时能够作为一个关键变量反映田间一系列复杂交互变量对N2O产生的综合效应。
资源与环境学院2017级博士生宋晓桐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巨晓棠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合作单位还包括英国苏格兰农学院(SRUC)。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0751)、英国牛顿基金N-Circle项目(BB/N013484/1)、国家留学基金委中英联合研究创新基金博士生交流项目(201603780112)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21/acs.est.9b03089。 这是他们继去年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发表“Nitrous oxide emissions increase exponentially when optimum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s are exceede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21/acs.est.8b03931)后,又一项重要进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才强校 | 巨晓棠教授课题组基于田间原位研究首次定量土壤氧气对氧化亚氮产生的直接影响
相关推荐
- 人文与发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观脱贫影像,悟奋斗精神
- 我校9名师生荣获宝钢优秀教育奖
- 资源与环境学院举办2020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 资环学院组织科技小院学生观看张福锁院士《开讲啦》
- 人才强校 | 沈建忠院士团队在抗菌药物耐受性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
- 【图片新闻】篆体写牛,牛年嗨起来(二)
- 信电学院党委组织党员骨干参观“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主题展览
- 奋进攻坚2019 | 资环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部署落实2019年学校工作会议精神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 后勤保障处召开暑期工作部署会
- 图书馆党总支组织教职工开展党史理论学习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 | 曲周精神感动图书馆 党建书屋上架多种相关著述
- 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参加学校“五四”青年节特别主题线上团日活动
- 国奖青年丨肖颖欣:砥砺前行,青春无悔
-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获第五届“中国梦?青年影像盛典”一等奖
- 红色基因代代传 砥砺奋进新时代——“百年风雨 稼穑同行”党史学习教育大型主题展演侧记
- 同心战“疫” | “点?线?面”联动,特殊时期“理院十条”助力高质量在线课程稳步推进
-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交流
- 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参观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
- 整改进行时丨财务处电子发票报销告别手工录入时代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