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 这七个关键词值得你关注!

2021-10-22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 “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这一重要讲话有哪些关键词?一起来学习!

关键词一:八个“坚持”

在大会上,习近平明确表示,“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的历史经验,习近平用八个“坚持”系统概括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八个“坚持”,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关键词二:“三步走”战略布局

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战略目标——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擘画出一张分三步走的清晰路线图。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

——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这“三步走”,是对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前进方向。

关键词三: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党中央站位全局、聚焦人才问题提出的全新战略目标。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仅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也要进行明晰的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高水平人才高地与平台将呈现人才和谐发展、生产链价值链稳步上移、创新创业创造蓬勃兴旺,区域发展与人才发展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为人才松绑,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才能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五:战略科学家

习近平这样定义“战略科学家”: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可见,战略科学家首先是科学家,是在科研战场上一步步打拼出来的佼佼者。但与一般科学家不同,他们既能深入专业探幽微,又能把握国家战略需求,而且善于组织大规模科研攻关。因此,战略科学家属于“领袖型科学家”。战略科学家把得住方向、做得了科研、带得了队伍,是科学家里的“帅才”,在跨学科研究、大兵团作战组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担纲“国之重器”、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领军人物。

关键词六: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习近平强调,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关键词七: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用八个“坚持”系统概括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其中提出要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六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涵,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强调,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参考资料: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 这七个关键词值得你关注!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