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聚焦生物多样性 | 寻味草原上的可食用植物

2021-10-11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10月11日至24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将审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新目标。大会召开之际,新闻中心二室记者联系了我校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堃,一起来听听他对草原生物的介绍。

“草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绝大多数食物都来源于‘草’,比如玉米、高粱、大豆等。目前已知的草原上的高等植物有7000多种,人类可食用的草原上的植物非常之多——这里的可食用,包括直接食用和间接食用。”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技学院教授、中国草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堃说。

王堃认为,草原上的可食用植物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具有药用价值,第二类可以直接食用,第三类是指加工成可做调料的草原植物。

据王堃介绍,中草药约有一两千种,有的为植物全株入药,有的为植物不同部位入药——如人参便是根部入药,有的则是用植物的摄取物来为人治病。 “中草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便有‘药即草,草即药’‘药草统一’的说法。中药起源于中国,传至日本、韩国则为‘汉方药’。国际上对中药非常重视。”王堃说。

在草原上,可直接食用的植物包括蘑菇等低等植物,真菌与藻类结合的一种共生植物——地耳,以及许许多多鲜美独特的“草”——野韭菜、野薄荷、黄花菜、黄花葱、荠菜、二月兰、苦苣、苋菜、蕨麻、蒲公英、苜蓿等。

二月兰又叫诸葛菜,既可当菜又可当粮。其叶子和茎都可食用,人和牲畜都可以吃,含油量也十分丰富。传说中,诸葛亮让将士种植二月兰补充军粮,二月兰由此得名“诸葛菜”。

《嘉佑本草》记载:“苦苣,即野苣也……今人家常食为白苣,江外、岭南、吴人无白苣,尝植野苣以供厨馔。”苦苣的优质蛋白含量很高,常食可强身健体。

有一道菜相信大多数读者都品尝过:木须肉。现在的木须肉,多是木耳、鸡蛋等炒肉,其实在关中地区,木须肉为苜蓿嫩芽炒肉,是名副其实的“苜蓿肉”。而苜蓿,正是张骞出使西域时期带回国的牧草。在国外,苜蓿饼也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美食。

黄花葱生于高山草甸、山坡,幼叶可供食用,是草原名吃蒙古包子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菜。

……

第三类加工成可做调料的草原植物有黄芩、百里香、蒿子、酸模等。许多特色小吃正是因为加入这些作料,才使得普通食材焕发诱人气息。劲道的兰州拉面,正是因为加入蓬灰——碱蓬烧制的粉末,才拥有了如此好的延伸性和弹性。

草原上的可食用植物开发前景如何?王堃认为,中草药行业目前已经拥有数百亿美元的产业规模,但其他可食用草原植物资源绝大多数没有形成主导产业。从采集利用野生资源到实现规模化生产,中间需要依靠科技攻关,对野生植物进行驯化。“羊肚菌在成功实现人工培植后,由价格高昂的‘奢侈品’到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而百里香作为生长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的主要植物,如何从只适宜旱地,到变为各地适宜,则需要有科技支撑,不然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王堃说。

“另外,开采草原上的野生植物资源,必须把握一个度,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有计划、有节制地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金莲花、冬虫夏草、等都曾经走过过度开采的弯路。”王堃强调说。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推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利用各类适宜林地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草,便是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王堃说,林下种草首选耐阴植物,如蒲公英、黄花菜、苦苣等。苦苣不仅人类可食,将其加工成粉末喂食猪、鸡等,还可有效预防白痢病。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草原上的可食用植物便与草原文化结缘。王堃曾经拿出几天时间,“潜伏”在草原深处,观看母羊如何教会小羊识别瑞香狼毒:只要小羊一靠近这种过度食用可中毒的草,母羊便用羊角将小羊顶开,几次之后,小羊便再不会靠近这种“毒草”。小羊长大了,又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代代相传,便成为有趣的文化现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聚焦生物多样性 | 寻味草原上的可食用植物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