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动医学院汪洋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顺利召开

2021-09-13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 9月11日,由我校动物医学院汪洋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畜禽药物的代谢转归和耐药性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在北京顺利召开。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葛毅强处长和孙康泰副处长,我校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杨富裕教授,项目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成员军事医学科学院金宁一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吴永宁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冯耀宇教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兵研究员、扬州大学卜仕金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昱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吴聪明教授,财务专家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马宝环高级会计师,以及学校科研院重点研发项目管理部门魏佳宁老师、项目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项目团队骨干代表等80余人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

汪洋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代表项目组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位领导专家对项目开展的长久支持表示感谢。杨富裕副院长随后致词,对与会领导、专家及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学校作为项目依托单位将全力支持项目所有课题的总结和验收工作。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孙康泰对“十三五”改革后重点研发计划综合绩效评价细节和总体要求进行介绍,表示在绩效评价环节应遵循契约精神和成果导向原则,聚焦“绩效四问”和分类评价。葛毅强处长对课题绩效评价做了进一步要求,提出课题负责人需要“转变理念,提高站位”,凝练提升各项研究成果。

葛毅强(左),孙康泰(中),杨富裕(右)

陈化兰院士作为技术专家组组长主持了本次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对课题研究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对项目总体贡献、代表性研究成果、成果水平和创新性、实施成效、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数据共享和技术档案归档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一排:黄玲利,韩红玉,汪洋(从左到右,下同)

二排:曾振灵,王红宁,邓旭明

绩效评价专家组对各课题执行期间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专家组也提出要求,表示绩效评价不是学术论文的堆砌,应是研究成果价值和影响的总结,建议各课题应围绕“绩效四问”凝练出标志性成果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并指出了同行评价的重要性。

马宝环对该项目的经费总体执行情况给予了肯定评价,认为各课题组经费使用管理基本规范,能够根据研究工作进展及时足额下拨到相关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做到了单独核算,财务档案管理基本规范,执行率达到95%以上。同时逐一点出各课题财务审计的不足之处,希望各课题进一步完善财务审计报告。

一排:金宁一,陈化兰,杨汉春(从左到右,下同)

二排:吴永宁,冯耀宇,邵兵

三排:卜仕金,张昱,吴聪明,马宝环

最后,项目负责人汪洋教授对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承诺课题组将会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完善修改,加强课题成果的凝练,为后续项目的顺利验收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汪洋教授对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再次表示感谢,希望各课题组继续努力,共同推进完成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畜禽药物的代谢转归和耐药性形成机制研究”于2018年6月正式启动,实施周期36个月。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南京农业大学等共17家单位共同参与。项目实施三年来,在畜禽药物代谢转归及环境微生态风险评估、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产生机制、畜禽重要病原菌耐药性的传播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遏制细菌耐药性在全球蔓延,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提供了科学支持。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从事畜禽病原耐药性研究的高水平人才,为“十四五”工作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动医学院汪洋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顺利召开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