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王观澜与《红色中华》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品中,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中央苏区的《红色中华》报很是引人关注。打开尘封的记忆,《红色中华》报背后还有一段农大校友的红色故事。
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王观澜同志,是我们党最早从事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原名金水,1906年出生在浙江临海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很小就在外放牛,做农活,9岁才读私塾启蒙,16岁以优异成绩考取临海县第六师范学校,在那时改名为观澜。他利用夜晚与假期为《台州日报》抄写稿件,半工半读。1925年六师学生会成立,他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冬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为青年骨干。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观澜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初,转入莫斯科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1930年底奉党组织召唤,秘密回国。
1931年初,中共中央指派从苏联回国的王观澜自上海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他的第一项任务是从事新闻工作——担任闽粤赣特委代理宣传部部长,负责主编特委机关报《红旗》,同时还担任闽粤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这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又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瑞金的叶坪乡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成立大会期间,王观澜负责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红色中华通讯社”应运而生,会后由他筹备和主编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
在王观澜和编辑部同志们的努力下,《红色中华》从1931年12月11日创刊时的发行三四千份,很快就增加到了一万多份。当时,王观澜和毛泽东的住处仅一墙之隔。一向重视宣传工作的毛泽东,经常到《红色中华》编辑部去看望大家,指导工作,同王观澜促膝谈心,交换意见,两人成了知心朋友。
2016年7月,《光明日报》曾经刊文介绍《红色中华》,有学者认为《红色中华》结合苏区和民众的实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形式。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宣讲,富有启发意义。(参考《初心弥坚》,赵竹村/摄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友故事︱王观澜与《红色中华》
相关推荐
- 国奖青年 丨 陈然: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共青团工作联盟第二届年会召开
- 水院组织清明节“缅怀革命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 【新闻故事】网约车容易,约“课”行吗?请看图书馆——
- 理学院张强同学获得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表扬
- 我校承办2020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基地培训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情怀是最深沉的动力
- 资助全覆盖 助力第二学士学位新生开启新征程
- [永远跟党走]李光晨:怀念我的父亲李聚五烈士
- 信电学院叶林教授当选为IEEE PES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技术委员会(中国)副主席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有了“被需要”的感觉——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县系列故事之四
- 专题 |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 内蒙古科技厅来访我校商谈校地合作
- 阻击疫情 人发学院用行动守护每日平安
- “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中国农大一二·九文艺展演比赛举行
- 惟其难 志不泄 可至善 勇做不负伟大时代的有志青年——孙其信校长在2021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 我校在全国2021年“读懂中国”活动中喜获佳绩
- 十大校级基地风采 | 北京双塔绿谷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 我校涿州教学实验场举办第二期河北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班
- 我校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