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与昆明合作共建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1-08-12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本网讯 8月10日下午,我校与昆明合作共建的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昆明会堂举办。会议由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晓主持,呈贡区、晋宁区、安宁市、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汇报了各自实验区的工作推进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毕强通报了实验区的整体进展,实验项目负责人、我校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教授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重点。最后,昆明市委副书记刘申寿做了总结发言。

六个实验村所在县区的主要领导分别汇报了实验区建设工作的进展,在机制创新上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毕强局长在实验区情况通报中指出,通过一年半来的实验建设,实验村的建设目标定位更加精准、发展方向更加明晰,但是在产业壮大、农民主体地位体现、乡村人才培育、农村资产经管分离、政策保障及典型经验引领等六个方面需要继续加强。

李小云教授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实验区前期的工作,同时再次阐述了昆明都市型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的目的、意义、思路和路径。他强调,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的意义在于将城市的人才、消费和机制三大动能引入乡村,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能。他希望实验区下一步可以尽快从建设工作转入机制建设工作,从而为全省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昆明样板和昆明经验。

刘申寿副书记在讲话中首先感谢了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为实验区工作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智慧,实验区的工作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指出继续推进实验区工作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理顺运行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用改革思路解决问题,并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杨正晓主任总结了会议的情况,他强调实验区下一步工作要加强政校合作及实验示范两大机制对实验区建设和经验总结的推动作用。

2019年8月,我校与昆明市政府签署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推动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的建设,在产业增值收益留村、乡村特色文化传承、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处置盘活、农村经营人才培育等八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的探索,并总结具有昆明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路径。

此次会议由昆明市委农办举办,除上述发言人外,昆明市副市长赵学农,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周开龙,市委副秘书长杜文、唐丽霞(中国农业大学挂职昆明干部),市政府副秘书长游涯坤,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等20个部门机构,实验村所在县乡有关领导,我校副教授董强、徐进等出席了会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与昆明合作共建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会召开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