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校友故事︱历史上的山西灵空山森林专科学校

2021-07-29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1947年3月,北方大学农学院成立,院址设在山西省长治市内。当时,农学院在农业研究室经济植物组的基础上设立经济植物系。

为加快培养边区大生产建设中的林业人才,在太岳林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于1948年6月16日,在晋冀鲁豫老解放区山西省沁源县境内灵空山山谷中的灵空寺庙里,以经济植物系为基础,正式成立森林专科学校。

森林专科学校由彭尔宁同志任校长,师生总计40余人共同参加建校工作。当时办学条件是极其艰难的,经费微薄,除有限的日常办公纸张文具、灯油和个人生活供给外,只有数十本教学必备图书和简单的教具和劳动工具。师生们发扬延安“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边学习、边建校,在周围群众大力帮助下,维修房屋,盘垒炉灶,安排食宿,自制桌凳、黑板,建成根据地首创的森林专科学校。

山西灵空山交通闭塞,学习、生活条件都很差。学校原订学制三年,但在战争时期,为适应时局的变化,在学习数理化基础上插讲专业课程。上午上课,下午生产劳动或实习。晚上在油灯下,教师备课,学生抄教材或复习功课。

除课堂讲授外,在森林里学习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如植物学、造林学、测树学、测量学等课主要依靠森林现场教学与实习。在森林里识别植物形态、生活习性和分类,采集标本,采集药材,不仅帮助识别药用植物,同时掌握其生态学特性,了解其分布规律。结合学习测树、测量等课程,制定了灵空山森林规划实施草案,并为林区管委会制出所辖林区部分草图和规划实施方案。

除此之外,为利用山林资源,师生们还向灵空寺老僧请教研制砖茶技艺,向当地群众学习泡制中药方法。

学生学习经济管理课程,从做计划方案开始,直至产、供、销的管理方法,通过林业的采掘、种植业到加工成为商品,运输到市场销售,师生共同研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为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产供销的关系,以及了解社会需要等,相应成立植物(包括药用植物)、制茶、干馏、经营等研究小组。每个同学至少参加一个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解决问题,既复习了在教材中所学的内容,又付诸生产实践,提高了学习深度,增加了学习兴趣。

森林专科学校充分利用森林这个大自然的课堂培养人才。组织师生多次进行森林调查,并进行经济植物利用的研究。1948年夏,在林专成立霍山植物调查所,10余名学员在霍山采集230余种40余科标本进行整理,供教学之用。并将乐天宇同志在延安生物研究所时期进行陕甘宁地区考察采集的标本汇集成册,绘图整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林业出版社以《陕甘宁盆地植物志》出版。在实践中培养一批新的有经验的采药学员,鉴定分选药用植物,采集中药数千斤,提供各兽医院应用。同时设立小型药用植物园圃,作为栽培药用植物的试验场地。

森林专科学校最初招收的50余名学员,是山西解放区培养的第一批林业专业人才。山西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副院长王国祥,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各专业之间也加强科学研究的协作,如林专与农业化学系同学合作进行单宁染料的试制工作。采选栎叶、椿叶等染色植物经多次水煮,滤出含色素液,加热蒸发,浓缩呈膏状,再配以不同颜料进行染色,制成植物染料——单宁。通过识别、采集、制作全过程学习基本理论和炼制工艺。两系学生又以丰富的残断木材为原料,经过初馏、分馏等工序,提炼出轻油、重油和木沥青油,由松木内提取松节油及松香,用软木干馏方法取得柠檬油精和樟脑等药物。学生在研究试验中,学会了区分软硬木和木材干馏的知识和技能,又获得军事医药所需的产品。

彭尔宁同志,是1940年7月考入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学习并成长起来的,1948年担负起到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农学院创办林业专科学校的重任,1949年至1951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林业专科主任,1952年至1958年任林业部计划司主任、副司长等,1958年调宁夏工作并曾任宁夏农学院副院长、副书记等,1978年至1979年任国家林业总局主任,1979年至1983年任西北林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彭尔宁回忆道:“解放区的高教方针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下培养成有政治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具体的就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实践中培养人才,为此在沁源灵空山上办校。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人民的需要,陆续建起场、厂、店,帮助群众理解科学,并请群众为师,以人之长教育自己,老年群众至今还怀念我们。”(选自《华北大学农学院史记1939—1949》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友故事︱历史上的山西灵空山森林专科学校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