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视线 | 走进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且看“梨树模式”如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三)
沃野千里“青纱帐”,滚滚绿浪藏丰粮。仲夏时节,雨水丰沛的松辽平原一碧万顷,处处蕴含着无限生机。中国农大吉林梨树实验站基地里,一排排玉米苍劲挺拔,一块块大豆清翠欲燃,喜人的长势不禁让人闻到了丰收的欢乐。
这些天来,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副站长、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和他的助手们格外忙碌。
“最近来梨树参观学习的特别多,‘梨树模式’特别火!”王贵满话语略带疲惫,但仍掩不住兴奋之情,“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这是对科技人员最大的褒奖,也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和信心。”
诚然,记者到实验站的当天就亲历了10余波的人员前来参观学习,参观者中,有政府官员、有企业代表、有大中学校师生……
梨树实验站副站长王贵满介绍“梨树模式”
梨树实验站科技服务队队长王影介绍“梨树模式”
“梨树模式”,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这一模式带来了改善土地、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综合效应。
从2007年起,我校李保国、任图生等一批教授就来到吉林梨树县开展黑土地保护的研究工作,他们和和王贵满等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等一行人一拍即合,13年来,从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攻关探索到打造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梨树模式”,积淀了渐渐“黑”起来的农田和越来越多对“梨树模式”的认可。
那么,什么是“梨树模式”?梨树模式在黑土地上产生了怎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又有哪些值得推而广之的耕地保护经验?
李保国教授介绍说,梨树模式指的是在东北地区秸秆全量覆盖,免耕播种,达到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耕作、节约成本等多种功效为一体的、环境友好的农业种植技术模式。其核心就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黑土地耕层土壤扰动,同时秸秆覆盖还田,增加地表覆盖。这在降低侵蚀、蓄水保水、改善土壤生物性状、提高有机质、培肥地力、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稳产高产、节本增效等方面效果明显。
地里覆盖的上一年的秸秆,看上去不那么整齐规则,甚至有点脏、乱,但对提高土壤保水贮水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多,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了黑土地退化问题非常严峻。防止东北黑土退化、恢复和重建黑土的高产高效生产功能,是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和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2007 年以来,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在分析总结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创建了这一模式。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梨树模式”已趋成熟,在防控黑土地退化及保育黑土地的同时,保障了东北地区粮食的丰产稳产。2018 年曾经大旱,东北 500 万亩保护性耕作玉米获得大丰收,比传统种植玉米增产 20%。
据介绍,为了应对全球土地和水资源普遍退化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农业大学于2019年先后成立了“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黑土地研究院”,整合有关学院的科研人员,形成农机、栽培、土壤、水利、植保、信息、土地、育种、生物、管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团队。
李保国说,保护性耕作技术,一开始是为了防治土地过度开垦所引起的沙尘暴、水土流失而发展起来的,其要点是种植作物尽量减少或不进行耕翻,并把残茬留在土壤表面让其自然分解。众多研究已证明:由于保护性耕作过程最接近自然土壤形成过程,可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保水贮水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有益于土壤微生物和动物活动,从而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另外,秸秆覆盖还田防止了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耕作次数降到最低,为农民节省燃料或机械动力的投入成本。
地里覆盖的上一年的秸秆,看上去不那么整齐规则,甚至有点脏、乱,但对提高土壤保水贮水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在梨树模式中,玉米等旱田作物的秸秆直接覆盖还田于土壤。按种植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宽窄行秸秆全覆盖还田模式(简称为“宽窄行”)、均匀行秸秆全覆盖还田模式(简称为“均匀行”)和秸秆旋耕全量还田模式(简称为“浅旋”)。
以目前农民最容易接受,应用比较普遍的“宽窄行”模式为例,这种模式,两垄或三垄合并种两行,宽行、窄行隔年交替种植。秸秆条带覆盖,边行优势效果好,方便机械作业,具有休耕效果。从收获(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归行处理、免耕播种施肥、防治病虫草害到必要的土壤深松,整个操作流程实现了机械化:第一步,收获时采用具有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果穗或籽粒后,秸秆和残茬以自然状态留置耕地表面越冬。第二步,对播种带(苗位)的秸秆进行整理,使用改制的搂草耙将宽行的秸秆搂到窄行里,倒出播种位置。第三步,在有秸秆覆盖条件下,用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施肥,一次性完成侧深施肥、清理苗床秸秆、压实种床、播种开沟、单粒播种、施口肥、覆土、重镇压等作业工序。其后是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和必要的土壤疏松。
地里覆盖的上一年的秸秆,看上去不那么整齐规则,甚至有点脏、乱,但对提高土壤保水贮水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梨树模式运用在黑土地上,不仅仅能够节约成本和稳定高产,还可以在减少侵蚀、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物理—生物—化学性状、培肥土壤等方面大有作为”,李保国说,风蚀和水蚀不仅恶化环境,而且带走大量肥沃的表土,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秸秆覆盖在地表,等于给大地盖上一层被子,刮风下雨时,减少了风或水对土壤的侵蚀,实施保护性耕作平均可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
秸秆覆盖和免耕增强了土壤的蓄水功能,提高了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及抗旱能力。一方面,显著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对作物的有效供水量;另一方面,可消除犁地层,增加有效土壤孔隙度,使其具有较高的入渗能力和保水能力,将雨水更多保持在深厚的土层内,这样能促使更多的根系下扎。
在保护性耕作模式下,玉米的根系坚强的向黑土地深扎1.2米以下,牢牢地“抓”住地面,苍劲有力,这对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增产增收至关重要。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又可供应一定的氮磷钾等养分,尤其是可以大量供应钾素。秸秆全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可以增加 20%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
蚯蚓数量常被用作评价土壤质量或状况的指标。蚯蚓数量多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使土壤向着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方向发展。在秸秆覆盖田块,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是常规垄作的 6 倍。据此可知,土壤的生物性状得到了改善。
秸秆腐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有益生物增多,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肥料利用率提高。在这些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可以保持持续稳产高产,在干旱年份基本不受旱灾影响,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梨树镇高家村10年的定位试验中,一般平均产量比对照高出5%~10%左右。同时,与两次甚至多次的土壤耕作相比,免耕播种作业环节少、费用低,每公顷可节约成本1000元~1400 元,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
据悉,截至目前,梨树县共推广“梨树模式”232 万亩,建立超过100个“梨树模式”示范推广核心基地。以梨树县为核心的县乡村三级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体系,在吉林四平市推广493万亩,辐射带动东北四省区推广保护性种耕作技术5000多万亩。王贵满表示, 下一步,将会把“梨树模式”向“一带一路”推广,为全球可耕地保护与利用、为世界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摄影:欧阳永志 孟祥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大观视线 | 走进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且看“梨树模式”如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三)
相关推荐
- 我校组织完成的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活动收到3封感谢信
- 学校召开第十四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代表团来我校访问
- 人发学院在四川省青神县举办“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实践与多元路径”研讨会
-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农博士推动地方特色基因资源保护
- 人才强校 | 高俊平和马男教授团队在The Plant 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
- 实验室管理处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新学期 新起点 国际学院召开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 ?全覆盖 双提升|学工部召开专题研讨会推进本科生党支部 “全覆盖 双提升”建设工作
- 经管学院理论中心组举行专题读书会
- 2019高效植保机械与减量施药技术论坛暨第七届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 经管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 李培景与学生代表座谈社团工作
- 资环学院党委与生物学院党委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 牢记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综述
- 人才强校 | 崔振岭教授课题组发文揭示全球农田、森林、草原氧化亚氮背景排放空间分布规律
- 水院与国院联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
- 关于教师发展,2020这些新闻不能错过
- 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培训会
- 国际学院师生党员参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会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