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永远跟党走] 朱家园:学党史,坚定信念 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2021-07-12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文章写得有点长了,权当我入党六十年退休20多年一次自我回忆,向党组织作一次思想汇报吧---朱家园

左一为朱家园老师 

历史确实是最好的教科书,经历总是会教育人懂得怎样做人、如何处事。

我出生在祖国患难社会动荡的年代。听父辈说:日本侵华期间,我们常常租只小船到河荡里躲日军骚扰,生活极不安定。长大一点了,还见过日本兵,大人教我们“见了日本兵不要说话,更不能跑。弄不好要倒霉的!”

日本人被赶跑了,日子还是不好过。只记得大人说常常是一把炒栗只能买一把米,提心吊胆过日子。

我十二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不识字,只会干粗活,带一帮孩子怎么过?我老大,弟九岁,妹七岁,一对双胞胎小弟二岁多,一个小妹生下满月就托人送到“育婴堂”去了。先后又把两个小弟也送了人……。好在1949年春家乡解放了。我居然还能继续免费上学……。上初中高中也免费,1956年上农大不仅不交钱,还有助学金、冬衣补助……。那时伙食费仅需九元,我却有12.5元助学金,上大学五年,家里只有一次给我寄来10元钱……。经历让我懂得“没有解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这认识上农大后更强烈地在我心中生长。我开始要求自己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回报党和人民!

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我心中孕育起作一个共产党员的愿望。1959年10月我的日记“忆十年想今后”第一次提出今后打算:“长期目标:坚决作一个无产阶级战士,不断改造思想,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文章,提高思想觉悟,争取入党!”“日常要求:学好功课,学习政治,锻炼身体,锻炼意志……。”1960年,1月9日日记明确自己要“下决心做共产主义的新人!”“我希望能尽快的达到心愿,参加中国共产党。”1960年4月7日我的“入党申请书”正式向党组织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志愿参加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领导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的政党,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部队,是由高度觉悟了的工人阶级分子组成的。我知道参加共产党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目标,必须抛弃一切个人私利,全心全意投入到人民群众中彻底解放的斗争。”“我要时刻要求自己听从党的领导,努力贯彻党的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一切献给党,献给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我决心认真的改造思想,积极的参加劳动、学习政治。只要党需要的就干,对党忠诚老实,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

当时,我在一篇日记里写下这样的话鞭策自己:“一个真正懂幸福的人,那就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并为创造人民幸福而忘我工作的人。”1960年在纪念共产党成立三十九周年的时候,我写下了这样的话激励自己“只要听党的话,就会在任何时候,任何风浪里方向明确,目标清楚,就会对一切事业具有无比的力量。”另一篇日记又提醒自己一定要多学习,提高认识“从思想上更热爱党、相信党,坚决跟党走!”

自从写了正式的入党申请书以后,我经常提醒自己“要作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听党的话,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理想不是空想是有根据的,可以实现的,更不是幻想,是有客观规律相符合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党内精英的领导下,前赴后继,不畏艰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开创了一片新世界!

记得在大学三年级时,我读了一本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记述他参加新四军后革命的一生)。我读后激动得不行,曾与当时班长唯一的党员(后来我的入党介绍人)谈心。我说“这是英雄,是共产党员,是世上最崇高的形象。”我说我要像吴运铎那样忠心耿耿为人民,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把一切献给党!当时那位同志问我:如果现在你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可能要献出生命的一刻,你能毫不犹豫吗?我停了一下说:我不敢肯定我是否能做到。但我要学习这种精神,努力实践,锻炼自己,争取在关键时刻,体现“把一切献给党!”

我是1961年5月8日由当时畜牧系学生党支部讨论批准入党的(因为那时我刚毕业留校)。我在日记里写下了永远不忘的一段话:“从今起我已是一个共产党员了,也就是说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必须对党和人民有更多的贡献,困难面前我当头,任务面前要上前。我的一生开始了新的生命,就要把一生过得更好,不愧为毛泽东这个伟大时代中的先进部队的一员。”“革命先进性是共产党员的根本标志”,“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坚决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要发挥主动性”。

六十年来,我基本上做到了“一切听从党安排”“一心一意做好工作”,党的需要和组织安排当作命令,我只有服从需要,努力工作,我认为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本份。记得我毕业后留在“家畜饲养与营养”教研组当助教。1961年下半年,安排我协助周毓平先生带“饲料营养分析”实验课。暑假期间我在周毓平先生和杜伦先生的指导下,从分析天平使用、砝码校正、饲料样品制取、试剂准备,再按实验指导书一个个的做预备……。这门课是当时畜牧系三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我在周毓平和杜伦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经历了三届学生,有两次是我独立完成的,也算是较好的完成了任务,还写出了较为全面的讲稿。

1963年,正当我十分努力的想当好教师的时候,那年暑假前,系领导突然找我谈话,要我“双肩挑”——即不脱离教研组,但主要工作要做系党总支秘书——实际上是专职党务工作。我没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毫不犹豫的去了系党总支办公室上班。那时,晚上也睡在办公室。记得一位杭高时的同学来看我,他奇怪我怎“搞政工了”,问我“你就甘心这样了,放弃专业了?”我说“组织安排,我只有服从吧。”1964年下半年,我又被调到校党委组织部任干事,彻底离开了自己心爱的畜牧专业……。

从1964年到1997年在农学系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退休,30多年党务工作的经历,我老老实实在党委领导下完成各项工作,算不得有多大成绩和贡献。有一条我是始终坚持的: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岗位,全心全意努力完成任务是我的本份!记得1977年,当时因文革的影响专业人员有点青黄不接。畜牧系曾希望我能回教研组工作,也曾找过组织部……那时我正参与学校领导的文革后期落实政策的工作,按照中央精神要对文革中案子以及包括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中搞错了的、不符合实情的冤、假、错案实行纠正和落实政策工作。这工作一直到1983年才真正完成(由我执笔写出《落实政策工作总结报告》),有人嘻称我是在落实政策工作办公室坚持了八年“抗战”。

在农学系任党总支书记十四年,我不懂农学业务,但做好了“后勤服务”,基本上能让教学科研人员全心全意地搞好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同时把党团工作管理好,学生工作管理好,使农学系(学院)各方面工作处于全校较好水平。在农学系14年中,最令人难忘的是1993年农大首次颁发“农大人奖”,表彰他们为农大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共十人。农学系竟占了教学与科研、科技推广、行政管理共三个名额。(我、戴景瑞和兰林旺三人)我们不洋洋得意,却也是满心喜悦。多少年后回忆起在农学系一起共事,也心觉愉快。

1997年退休了,2000年后更一心一意过退休生活了——全心全意投入到农大太极拳群众活动中,并获得一个新的社会身份——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了一名永远不变的社会体育志愿者。同时还尽可能的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离退休党支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活动等。

在纪念党的一百周年的时候,我认真的回顾了自己在党六十年的路程,也是我大学毕业六十年,为党为人民做点贡献的这段生活。我深深体会“不忘初心”有多么重要。“不忘初心”即继续前进,有信心坚定的奔向大目标。相信我们的党,永远跟着党!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裕的社会主义的强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潘彩清 摄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永远跟党走] 朱家园:学党史,坚定信念 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