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曹增良:农大传统与中国精神
本网讯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我1957年9月进入农大(原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学习,今年85岁,在农大已渡过了65年。是农大老师赋予我知识,是农大党组织给了我政治生命。在这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庄严时刻,我想结合自身经历,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在职期间参加北京高校组织部长培训班
1997年离退休教职工支部活动偶遇万里委员长合影
支部为60年党龄老同志过集体政治生日
我在农大学习工作39年,其中在植保系(如今的植保学院)有33年。农大的传统是什么?结合植保系的具体情况,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是,重基础,重实践,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立足本职“解民生之多艰”。
植保系非常重视基础课的教学,譬如安排的化学课就达五门之多,还安排了动物学、遗传学、统计学、气象学等课程。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都是知名教授主讲,如林传光先生(一级教授)讲“普通植物病理学”、俞大绂先生讲“普通微生物学”等。常言讲“根深才能叶茂”,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不仅有利于学好专业课,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储存了“后劲”,终身受益。在科研方面,他们始终把农业生产中的重大病虫害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建国初期,我国辽宁苹果产区爆发严重“腐烂病”导致大批树木死亡。俞大绂先生亲自率植保系师生前往指导防治,创造了刮皮治疗新方法,救治了病树,控制了病害蔓延。系主任周明牂先生为我国春麦产区的“麦杆蝇” 危害呕心沥血,作了系统性研究,选择培育了抗虫小麦品种,成为我国抗虫育种领域的先驱。裘维蕃院士针对北方当家过冬蔬菜——大白菜发生的“孤丁病”“腐烂病”“霜霉病”、白芽“三大病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病害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80年代,“小麦丛矮病”严重影响小麦生产,为了帮助农民认识和防治病害,裘先生亲自去河北满城县,在全县生产队长大会上普及有关知识。曾士迈先生主要精力都放在“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的研究生,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植保系统工程”理论。李季伦院先生我国“生物固氮”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然而其最初的工作,却是在老植保楼一间存放物品库房一个角落完成的。陈文新先生现在是我国著名“根瘤菌”分类学家,她的工作成就是从1980年时年54岁,亲自去新疆采集样品,在戈壁沙漠奔波月余作为工作起点。在创新方面,植保系是全国第一个设置了“农业微生物专业” ,开设了“植物病毒学” “植物免疫学” “昆虫生态学” “昆虫毒理学”课程。陈延熙先生研究的“增产菌”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并逐步发展为“植病微生态学”。农大老一辈植保人在“解民生之多艰”的奋斗道路上,起到了“率先垂范”引领作用。他们之中很多都是共产党员,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农大传统的具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建设方面,我亲眼目睹了国家70多年所走过的历程,看到了祖国山河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亲自看到了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在这些成就之中,逐渐感悟到有许多中国精神在呈现。它体现了党的伟大光荣,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值得自己牢记。
“石油会战”精神。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60年代由于无油连首都的公共汽车都背上了大气包。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我国的石油工人打响了“大庆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一系列的大会战。石油工人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形成“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会战”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党的十八大确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主要看老乡”。要解决农村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何其容易,能不能实现,是全球注目之事。党中央下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打响了这场“脱贫攻坚战”。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做到为了目标实现,可以动员全党之力,全社会之力共同奋斗。几年间,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驻村扶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几年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14个特困地区。经过八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摘帽。12.8万个贫困村、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90万危房得到改造。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彻底解决。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两弹一星”精神。中国科技工作者从一穷二白起家,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座右铭,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开启了探索宇宙,漫游太空的旅程,去年成为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国家。“北斗导航”的建立,探月球,探火星创举,标志着我国的科技已经进入世界先进领域,是值得每个中国人自豪的。
“战天斗地”的抗灾精神。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甲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面对这次传播最快,感染范围最广、控制难度最大的“天灾”,党中央头脑清醒,措施有力,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动员54万医务人员,选派346支国家医疗队赴武汉,全国各地都是湖北省的坚强后盾。一个月遏制住疫情蔓延,两个月本土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三个月打赢了武汉和湖北保卫战。这是一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斗争。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里氏八级特大地震。造成8.7万人遇难,4625万人受灾。由于有党的正确领导,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多的抗震救灾活动。恢复重建工作,三年目标,两年实现。连外国人都感叹不已。党领导下的战天斗地抗灾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
学习党史,重温党领导下全国取得的一个个建设成就,夺取的每个胜利,作为党的一员,无比自豪,也深受教育。面对党的远大奋斗目标和振兴中华的中国梦,深知这不过是刚刚开始。同志们,任重道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作者简介:曹增良,男,汉,河北束鹿人,1936年9月27日生,1957年9月考入原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学习,195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4月作为预备师资提前留校工作,曾任助教、讲师,从事“植物病理学”“生物固氮”教学、科研工作。1976年起主要从事党务工作,先后任农业微生物专业、植物保护系及农业微生物系党支部书记、党委组织部部长,1996年退休。退休后曾参与组织部材料清理、原农学及生物技术学院分党委“关工委”工作,聘为兼职组织员,协助做好学生新党员发展工作。2006年起作为“志愿者”长期参加农大居委会(西区)社区服务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永远跟党走]曹增良:农大传统与中国精神
相关推荐
- 信息化办公室党支部联合信电学院自动化党支部参观“初心弥坚”主题展览
- 中国农业大学成功举办全国优秀农业单位北京招聘会暨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农学类就业实习双选会
- 王涛带队参加第十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
- 后勤饮食服务中心运行二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日活动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一行来我校调研
- 惠师强师 | 各学院关爱教师提增凝聚力 推进队伍建设
- 2020年度牛精英专项师生举办线上交流会
- 经管学院积极推进落实巡视整改工作
- 理学院党委召开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
- 资源与环境学院举行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 党委常委会召开第2021-22次会议
- 孙其信会见悉尼大学校长
- 信电学院第1905期教职工集中理论学习顺利举行
- 我校组织召开“耕地保护专家谈”网络研讨会
- 我校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技能大赛特等奖
- 我的在线教与学 | 宋弋:疫情下课堂的“新”与“变”
- 图书馆党总支召开专题会传达巡视整改有关精神
-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
- 党委常委会召开第2020-12次会议
- 河北沽源国家野外草地站举办建站十五周年座谈会共话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