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发学院开启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新探索
本网讯 为推动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科研与农村发展齐头并进,营造组织建设互助、资源互享、人才互育、发展共赢的良好氛围,经院地双方党组织沟通研究,5月30日,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启动仪式在四川省青神县举办。启动仪式由人发学院副院长吴惠芳主持。
人发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玉梅介绍了乡村振兴党建“1+1+1”项目背景和行动方案并致辞。她指出,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人文与发展学院在与院地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合作基础上继续巩固、加强、提升与乡村振兴研究院所在地基层党组织的共建工作,创新基层党建活动方式,实施“1个教工党支部+1个学生党支部+1个乡村基层党组织”共同服务乡村振兴的党建“1+1+1”行动,引导教师、学生和农村社区党员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探索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着力打造院地乡村振兴党建“1+1+1”品牌并建立长效机制。她强调,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通过支部联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党建理论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国实践有机结合,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青神县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聪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共产党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学生支部委员会的批复》,这是我校和青神县共同建立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功能性党支部,由人发学院在青神县参加岗位实践的乡村振兴专项硕士研究生党员组成,该支部与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青神县高台镇诸葛村党总支结对实施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共同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诸葛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王军表示,对于此次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高台镇党委会尽全力协助和支持,安排专人负责,希望共建支部能利用好党建合作的平台,期待学院党员师生带来的先进理论可以应用于青神县乡村振兴实践。
人发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潘璐作为教工党支部书记代表发言,她提出可在理论政策学习、农业农村发展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教师党支部特长,积极带动学生党支部和对接的诸葛村党总支联合开展工作。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王占梅在发言中表示,学生党支部党员同志将在基层实践中积极带动所在单位实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和工作举措创新,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性可能。作为乡村基层党组织代表,青神县青衣社区党委书记吕成提出,社区党委计划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和社区志愿活动,助力社区市级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工作。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党支部、发展研究与社会政策系教工党支部、青神县青竹街道青衣社区党委结对实施乡村振兴党建“1+1+1”,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党支部宣传委员李尤代表学生党员向人发学院学生党员发出参加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倡议。他倡议,学生党支部要发挥专业优势,破解青神乡村振兴发展难题;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化时间空间限制为学习优势;实现学术突破,总结乡村振兴“青神样板”经验,赋予其学术内涵并加以推广,努力为青神乡村振兴事业、乃至全国更大范围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青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屈凌同志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此次院地合作启动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不仅是基层党建模式的一种创新,更是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的又一次探索;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教育的一次智慧碰撞,也是高校人才与本土人才共赢的牵手;标志着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为青神培养一批思想解放,敢于担当的本土型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的青神样板”目标实现。
青神县农业农村局、青竹街道、高台镇诸葛村以及青衣社区党委、诸葛村党总支“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代表,人发学院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任大鹏,以及法律系、发展研究与社会政策系教师代表、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学生党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后,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工支部、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学生党支部在诸葛村进行了首次支部共建党日活动。人发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玉梅、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镇长徐俊、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党员代表、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学生党支部成员和诸葛村五个党支部的书记及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新闻多一点<<<<关于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
人文与发展学院是中国农业大学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背景下,认清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了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人文与发展学院于2018年启动乡村振兴“四个系列”行动,即系列研究、系列试验、系列研讨和系列培训,先后与安徽省天长市、四川省青神县、浙江省开化县、河南省兰考县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共建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打造院地乡村振兴实践的典范与标杆。
人文与发展学院党委2021-06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方案》,旨在加强党员党性教育,为师生党员提供社会实践的基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平台,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行动育人”模式。结合院地的不同特点,学院与乡村振兴研究院所在地基层党组织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组织师生党员开展院地共 建工作,探索和创新基层党建和行动育人模式,实施“1个教工党支部+1个学生党支部+1个乡村基层党组织”的乡村振兴党建 “1+1+1”行动,通过支部联动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引擎作用。
乡村振兴党建“1+1+1”不断创新行动方式、活动内容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基层党建水平,引导教师、学生和农村社区党员合力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着力打造院地乡村振兴党建“1+1+1”品牌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促进行动育人与服务乡村振兴齐头并进,“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党建理论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国实践有机结合,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发学院开启乡村振兴党建“1+1+1”行动新探索
相关推荐
- 崔山副教授任职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乡村振兴宣传委员会副会长
- 进农村 践真知丨人发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18级本科生赴河南兰考社会实践纪实
- 我校组织第二批次师生参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
- 学校2021年度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圆满结束
- 资环学院举行“华杨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
- 深化改革 勇于担当 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 我校召开2019年度二级团组织工作总结考核会
- 阳泉郊区教育局来草业学院调研交流 洽谈双方合作共建事宜
- 科研院再次荣获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二级管理单位
- 孙其信会见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委书记唐华
- 不忘合作初心,建功立业新时代 ——中国农大委员会“九三小讲堂”再次开讲
- 信电学院教职工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 “石榴”工作室开展“传承农大红色基因 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主题宣讲
- 食品智能化制造第一课在食品学院开讲
- 我校书画院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书画展开展
- 同心战“疫” |广东校友企业天农食品捐赠物资驰援抗疫一线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物过敏标识的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工作推进会召开
- 我校知联会赴河北赤城开展主题教育和专题调研活动
- 学校公费医疗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
- 动物医学院UC Davis“全健康”暑期线上学术交流开幕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