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本网讯 9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主题的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讲话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习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书记的讲话在我校农业文化遗产团队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为己任,践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奔赴乡村,通过本土知识的发掘,揭示农耕智慧传承千载的文化密码。中心主任孙庆忠教授在认真体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后,结合近年来团队在内蒙古敖汉旗和陕西佳县等地开展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发表了学习感想。他认为,不论是拥有8000年农耕文化的内蒙古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还是黄河岸边存续了1300多年的陕西佳县古枣园,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重新发现”,都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现实依据。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衣莉副教授在交流学习体会时谈到,虽然总书记谈到的是“考古学”,但是也给作为中华历史文化一部分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指出了方向。我们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也应该秉持总书记谈到的“问计于民”,把研究做到中华大地的田野中去。同时也要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队伍中来,让年轻人认识到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热爱农村,发掘和承继农业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周丹丹副教授谈到,总书记用三个词来形容中国考古学: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虽然考古学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传入中国仅百年历史,但是由于众多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考古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理论构建和学科体系,这无疑是值得骄傲的。中国考古学立足于中国历史的深厚土壤中,坚持实事求是,根据中国事实,讲好中国历史,这给中华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启发。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要立足和依托中国历史,在中国历史的脉络中挖掘和梳理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实践价值和当代意义,将农耕智慧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将农业遗产与现代生活相衔接,将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配合,让中华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走进现代、走入世界、走向未来。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刘超群博士表示,习总书记谈到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农业文化遗产作为“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既记录了中华农耕文明历史与农业智慧,又存活于中国今日的乡村生活与农业生产之中,同时贡献于全世界人民的基本温饱与永续发展。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是中国农业大学责无旁贷的使命。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对农业、牧业、渔业等多种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展开调研,并通过文化干预和行动介入激活遗产地乡村社区自身的力量,以图在传承中国农耕文化、弘扬中华农耕智慧的同时,凝聚乡村、振兴乡村。
农业文化遗产中心师生在遗产地调研
农业文化遗产中心师生在遗产地调研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李耕副教授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提到,遗产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路径。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分研究、呈现、保护、学科建设四个方面对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这四个方面也是和各类遗产有关的机构与学科工作中的四条轴线。农业文化遗产中心目前已经有清晰的工作规划,团队成员正集体攻关,分批分步骤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开展“解码”工作;此外,继续搭建好与公众的交流平台,通过生动、切身、有效的沟通方式,让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认可,也是遗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保护实践中,应摸索出一套既容纳国际先进经验又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工作程序;在学科能力建设上,深厚的学科知识体系与在地实践应该互为依托,遗产相关机构应持续加强教学,不间断地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
中心培养的人才代表,目前在哥廷根大学开展博士学业的郭天禹在交流学习感想时认为,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和目标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被重点强调。我们正在进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本质是在探索一种对活态展演的历史文化形式进行解释和再整合的路径。具体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在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形态中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秀本土知识体系,由于遗产地人口外流、现代科技过度侵蚀以及轻农的社会心理普遍流行等等动因,加剧了农业生态系统变迁和操持本土知识者的生存危机。正因此,我们的工作刻不容缓。
农业文化遗产中心的博士研究生赵天宇认为,发掘并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神的中华文明”的一扇门。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数千年中华优秀农耕文明活的见证,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气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深度考察农业文化遗产地一方面是在记录“当下历史”,在回溯传统生存智慧的基础之上寻求适合不同乡村的现代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也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中心的硕士研究生李志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时说,“有国者,不可不知春秋”,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善于总结历史、注重文化传承的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兴衰、朝代更替,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过去存在的痕迹,更是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指南针。然而,中华文明的历史,除了埋藏在地底下的,记录在竹简上的,还有生长在大地上的农耕史,印刻着我们华夏56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符号。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农耕文化传承的优秀代表,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是对祖先传统农耕智慧的继承,更是寻找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的追溯,是我们敬畏自然、尊重祖先的深情表达。
农业文化遗产工作还吸引了年轻的农大本科学子,学生代表王子超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曾参与过农业文化遗产系列研究的我深受鼓舞、深感振奋!讲述传统的农业文化与农耕智慧是我们农大学子的重大使命。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传统智慧不仅能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农业文明所取得的灿烂成就,更能为乡村振兴、实现农业永续发展提供一份解决方案。将牢记总书记教导,继续为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本科生代表江璐发表感言时谈到,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作为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耕历史已逾万年,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的农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在当今多元文化相互冲击的现实状况之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保存传统农耕文化,更是在反思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找寻和追问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作为青年学子非常荣幸能为国家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尽一份力,也期待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探寻出中国农业农村的新的发展路径。
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
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
哈尼族遗产地青年代表在“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上发表感言
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设立了专门项目以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近年组织了面向青年师生的“农业文化遗产研习营” ,面向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地青年的“乡村青年研修班”。上述工作旨在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光荣的文化遗产事业,让遗产活起来,让农业文化遗产的工作后继有人,让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关推荐
- 同心战“疫” | 研究生支教团开展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
- 动科学院组织教职工参观“玉汝于成——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的中国农业大学”主题展览
- 立德树人好老师 | 马晓栋:不忘初心,立志做“四有”好老师
-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旱作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种植技术与集成模式研究”在呼和浩特启动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入选世界学术影响力Q1区中国社科期刊
- 中国农大师生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2019高效植保机械与减量施药技术论坛暨第七届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 国资处党支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金刚川》
- 我校河北鸡泽实验站科研教学综合实验楼正式启用
- 强农兴农 实践有我丨人发学院2020级本科生赴涿州开启劳动教育实践周
-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农业外事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第二期)正式启动
- 模式动物猪和灵长类设施联动交流,建设进入攻坚关键阶段
- 新媒体如何编辑?专家强调从用户出发
- 资源与环境学院召开2021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暨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 国际处党支部集体舞献礼建党百年
- 同心战“疫” | 女教职工积极抗“疫” 多彩生活展才艺
- 2019 年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 2020年乳肉兼用牛培育自主创新联盟年会举行
-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 学校领导干部赴北大红楼寻根
- 校工会举办“构建和谐亲子关系”讲座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