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 | 郭红超课题组在手性中环化合物的合成中取得新进展
本网讯 我校理学院郭红超教授课题组近期在中环化合物合成中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组通过钯催化的不对称串联环加成/Cope重排反应高效构建了手性九元杂环化合物,为中环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期刊《ACS Catalysis》 (2019, 9, 1645?1654; DOI: 10.1021/acscatal.8b04590)。
中环化合物特别是含有氮、氧原子的中环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环状化合物骨架,是构成大量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和药用合成化合物的重要结构单元。近年来,中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引起了化学及生物学领域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然而,中环化合物的合成极具挑战性。与小环化合物相比,中环化合物的张力虽然较小,但由于环的增大,反应时反应位点在空间碰撞的几率减小,同时由于环张力的存在,导致中环化合物的合成相对困难。在合成中环化合物的方法中,通过环状1,5-二烯类化合物的Cope重排扩环是较为重要的一条途径。Cope重排经历环状椅式过渡态,具有立体专一性和立体选择性,非常适合手性中环化合物的合成。基于此,郭红超课题组设计了使用烯丙基钯两性离子的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1,5-二烯,之后进行Cope重排完成中环化合物合成的串联反应策略。依据这种策略,课题组设计并探索了钯催化的烯基碳酸乙烯酯与香豆灵酸酯的新型[3+2]环加成/Cope重排反应,通过大量反应条件的筛选,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了共轭二烯与烯丙基钯两性离子的串联环加成/Cope重排反应,以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完成了一系列手性九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工作;同时通过对照实验和理论计算工作也证明了反应确实经历了串联的环加成/Cope重排反应历程,而非分步的[5+4]环加成反应。这一策略在中环化合物合成中非常具有吸引力,为手性中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我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高星为该文第一作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王东琪研究员完成了理论计算部分,郭红超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理学院\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才强校 | 郭红超课题组在手性中环化合物的合成中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2019年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会
- 我校研究生荣获“青春与祖国同行”全国优秀社会实践成果奖一等奖
- 同心战“疫” | 全校多部门联合深入一线开展留学生疫情防控工作
- 生物学院首次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举行
- 让梦想绽放在中国农大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上——校长孙其信在第三届大禹青年学者论坛上的讲话
- 动科学院联合支部赴卢沟桥开展“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 钱学军副校长参加校办产业工作会
- “百团战‘疫’”,彰显青年力量!
- 学校召开后勤保障系统寒假疫情防控及春季学期准备工作部署会
- 工学院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部署会
- 涿州教学实验场党委七一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
- 学党史办实事 支部在行动——生物学院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学院师生拍摄证件照
- 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书记为部门教职工讲党课
- 发展规划处党支部联合农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 我校与康奈尔大学共同启动学期学习交流项目
- 动物医学院党委和学院工会共同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金刚川》
- 我校学生社团举办农民丰收节科普展
- 2021河北农机推广“田间日”在曲周实验站举行
- 辛贤参加食品学院本科第三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 我校MBA代表队创业项目获“第二届京津冀高校MBA尖峰时刻创业企划大赛”三项大奖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