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永不说再见 | 陈慧:在农大,我是幸运的
我叫陈慧,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这是我与农大的故事:
这是2014年9月,大一入学后的军训,在中场休息时被经管学院新闻中心抓拍的照片。犹记得当时的自己,高考结束后,怀揣梦想毅然决然地从偏远的贵州山区来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纯粹,那就是我想到“山的那边”去看看。作为一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对“山的那边”有着各式各样的幻想与期待,希望自己可以走出去,去感受不一样的环境,去接受高等教育,然后期望着自己可以学成归来,借以改变生活的现状。
图片是我与欧阳彦之爷爷的合照,我们是在2014年11月相识的,欧阳爷爷作为农大特设的“欧阳启助学金”资助方负责人,每年都会到农大来与被资助的学生进行友好交流,而在学院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后,我有幸接受了欧阳爷爷大一到大四学年的资助,资助的金额足以支撑我在农大的生活费,此外欧阳爷爷每年都会跟我们聊天,倾听我们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给予帮助,比如说他会给我们买书,会给我们寄相机,支持我们追逐“不切实际”的梦想,可以说我本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欧阳爷爷的帮助和关心。
2015年11月,大二分专业之后新班级的第一次团日活动,大家一起去做了蛋糕DIY。这是一帮陌生同学们的第一次合作,但奇怪的是,似乎大家都特别有默契,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在把自己分工的任务做完之余,还主动帮助其他进度慢的同学,整个制作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次活动之后,班级成员之间感情快速升温,直到本科毕业,我们班都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每一个“家人”彼此之间都会互相牵挂。
这是我2016年6月《初级摄影》校选课的结课作业,这门课程一直是我农校选的热门课,每年同学们为了选它都挤破了头,最后能不能选上完全靠运气。还好,在农大我的运气一直不算差,成功选上了!这门课程特别有意思,侯老师会在讲摄影理论的同时带我们到各个地方去拍照,让我们切身体会“实践出真知”。在侯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离摄影梦那么近。这门课程我取得了95分的成绩,代表了侯老师对我拍摄照片的认可,同时身边的朋友都说我的摄影技术突飞猛进,这也让我明白了,只要敢想敢做,万事皆有可能。
2018年5月底,本科毕业答辩结束。从开题到中期再到最后的毕业答辩,这个过程不可谓不艰辛。同时这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让我明白了,做学术搞科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全心全意投入进去,更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随时可能推翻重来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尊重客观事实,摆正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解决一些存在的现实问题,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经过这次论文的撰写,更加坚定了我想要读研的决心。
毕业典礼当天,我为本科班主任吕建军老师献花并合照。吕老师于我,是比起老师更像父亲一样的存在,当我在学校遇到任何困难,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找吕老师,寻求他的帮助,当我有任何想法和困惑,也会第一个去征求吕老师的意见,然后再做抉择。吕老师就是我本科四年的启明灯,他指引我正确的方向,教会我怎么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为我避开了很多陷阱,让我平顺地走进了研究生阶段。直至今日我仍觉得,本科一进校就遇到吕老师,是我人生一大幸事。
毕业在即,我跟室友们选择了天清气爽的一天,早上5点开始起床收拾去拍毕业照,在众多照片中选择了这一张,是因为我们四个都将升学步入研究生阶段,这张照片寓意着我们都要一切顺利,一飞冲天,也希望未来无论面对任何艰难困苦,都能够不忘初心,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大家吃着“散伙饭”,哭得特别惨。其实在此之前我都没能这么深切的意识到,这些朝夕相处了几年的同学们,经此一别,以后就再难相聚。而随着吕老师把毕业寄语说完,我和身边的小姐妹们都已经泣不成声了,然后演变成大家团团围住互相拥抱,最后我们相约十年后,一定要一起回到农大,回来看看吕老师,看看我们最爱的地方,万分期待再次与大家重逢,一起手拉着手,共唱一首《十年》。
在农大,我是幸运的。高考之后毅然选择了农大,顺利本科毕业后,又被保送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比起大部分辛苦准备考研的人我真是万分庆幸可以不用去体验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研过程。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突然有种恍然若失的感觉,很不真实。但无疑内心是非常欣喜的,不仅为我可以继续留在农大而开心,更为我可以通过再上两年学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开心。当时我就想,希望自己在硕士阶段能够有所长进,日后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农的亮灯活动是很温暖的存在,通过亮灯可以感受到学校对此次国庆的重视与参与感。
十一期间举国欢庆,那段时间无论是在地铁里还是在大街小巷,我无时无刻不在听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此刻身在北京,这是我国的首都,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吝啬于去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每一次听到歌声我都会跟着吟唱,我也想说,“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我爱你!”
每次跟别人介绍农大时,都会提起体育场馆这个地标建筑。我在这里面参加了本科开学典礼、本科毕业典礼、研究生开学典礼,这是我在农大生活的起点也是终点,他见证我从稚嫩变得成熟,看着我从校园走向社会,他将装着我在农大留下的六年点滴回忆,永远存在于我的脑海中。多年以后回到农大,我也一定要走进他,在他的每一个角落里,回顾那一幕幕青春年华,然后夸赞他仍然朝气蓬勃。
公主楼下的大钟,我喜欢他,并不只是因为每年跨年夜都会敲响,更因为他是我对农大的第一个印象。在大一开学进校当天,由于对农大不太了解,怕我找不到路,爸爸妈妈和哥哥就暂时在大钟下的台阶上坐着等我回来,只因为大钟比较显眼,我能很快找到他们。当我花了一个多小时跑完整个流程,一走进就看到他们顶着大太阳坐在台阶上对我招手,仰起晒得通红的脸,笑着说让我快坐下休息会儿。自那以后,我在农大生活了六年。每当我在学校想家想得不行时,都会到这里来看看大钟,在台阶上坐一会儿,感觉就像是家人在身边陪着我。大钟温暖地支撑我走完了大学六年,现在我即将离开农大,回到贵州工作,大钟对我的意义就变成了我农在对我说,你尽管去工作吧,不管走得多远走了多久,一定要记住,只要你回头,农大就在这里等你,等你回家!
农大,我永远不会对你说再见,因为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再见,等我回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农大,永不说再见 | 陈慧:在农大,我是幸运的
相关推荐
- 人发学院组织师生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加强理论宣讲,凝聚奋进力量!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成立
- 2021年全国农林高校教科基地发展协作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 潘灿平教授课题组在纳米硒提升茶树植物健康及缓解农药胁迫和提升茶产品品质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 同心战“疫”|叶松林:疫情防控 不辍耕耘 党员在先
- 孙其信校长在学习贯彻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主题教育持续发热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积极研读《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 信电学院召开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暨青年创新论坛
- 忆师恩 | 留在照片里的记忆
- 2021年动物医学院第七届夏令营顺利开营
- 国际学院召开“十四五”规划启动会暨招生工作部署会
- 立德树人好老师 | 胡艳欣:传道·授业——立德为本,育新时代兽医人才
- 张东军调研部分学院主题教育工作推进情况
- 致敬榜样——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
- 人才强校 | 杨宁教授团队在联合分析宿主基因组与肠道微生物对鸡腹脂沉积的贡献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烟台研究院党委召开党委会开展巡视整改专题学习
- 资环学院党委组织全院教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支部书记交流会
- 孙其信与云南校友代表座谈
- 同心战“疫” | 钟景川:我在金银潭医院静候樱花盛开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