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 动科学院探索理论学习新模式,开启师生线上“云课堂”
本网讯 一张张战“疫”图片,是两个多月来牵动人心的点滴瞬间,随着音乐的律动,雪白的底色渐显,隐隐映出“爱国爱家有我”的字样,这则时长7分钟的视频微课,是动科学院理论学习品牌项目“理论学习大讲堂”第十三期第一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疫情期间,动科学院特别推出“理论学习大讲堂(战疫特别版)”,面向全院师生,将防疫科普与生命教育相融合,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相融合,全面开启理论学习“云课堂”,一起在战“疫”中学习思考,科学自信迎接春天。
线上课程多创新
扫描二维码、进入学习平台、点击“我要签到”……简单的几个动作,让理论学习变得随时随地,触手可及。为保证疫情期间理论学习不断线,动科学院创新授课形式,依托H5新媒体平台,将课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围绕“战‘疫’中学习思考,科学自信迎接春天”的核心主题,分两单元进行学习内容的归纳、梳理、展示。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细化单元内容、优化学习组合,每单元均分为视频微课与随堂小测两部分,实现了课程学习与互动答题、效果检验与知识拓展的有机结合。
单元学习重实效
“世界伸出的每一双手,中国没有忘记;中国温暖的每一个人,历史将会见证”,“被远方牵动着的我们,有太多的感动,无以言说;付诸于行动,和你们并肩”短短的两段话,却是心潮澎湃的7分钟。作为动科学院为本次理论学习大讲堂(战疫特别版)第一单元专题制作的视频微课,《国 家 我》从全国上下齐心战“疫”聚焦到学校战“疫”、学院战“疫”,镜头穿梭之间,展现的不仅仅是逆行驰援的白衣天使、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昼夜坚守的志愿者们,更是千千万万坚持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并力所能及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的普通人的付出与坚守。通过微课,在感受中国力量、中国速度,致敬祖国、致敬平凡人的过程中,参与学习的广大师生真正实现了爱国、爱校、爱家的“共情共鸣”。
“疾病的控制在于非常有效的控制策略……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相比第一单元的震撼与感动,第二单元则显得严谨又不失幽默。为了让广大师生从科学视角再次认识新冠肺炎,以科学态度去敬畏生命与自然,进而用专业技术为健康安全畜产品供应贡献智慧与力量,动科学院与“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复旦大学积极沟通,在其相关部门支持下引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的《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从医学专业角度讲授新冠肺炎,让师生在疫情防控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不松劲不懈怠,坚决打赢这场阻击战。
为与微课学习相配合,“大讲堂”共设置6道互动测试题,内容涉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学校服务春耕生产等多个方面,使广大师生在答题互动中进一步巩固学习果实、增加学习收获、增强学习兴趣。
学而后思广收获
“理论学习大讲堂(战疫特别版)”一经发布,学院师生积极进行线上学习、留言、建议。结合“扎实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要求,依托师生党支部和学院各团支部,动科学院以“大讲堂”为主要学习文本,深入开展以“国 家 我”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各党支部在实现党员学习全覆盖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研讨交流活动;学院团委面向各团支部发起“青年说|‘收获成长 爱就表达’感言征集活动”,征集同学们的百字感言、学习收获、战疫故事。而在同学们洋洋洒洒抑或短小精悍的学习感悟中,无不洋溢着身为国人的自豪感和身为当代青年的使命感。
学院教师尹靖东表示:“张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近年来的呼吸道传染病及最近的新冠肺炎的疫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趋势持续向好,但仍应保持防范意识,提升责任意识,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学院研究生崔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动员、全面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穿越数千年厚重历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像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历经百年苦难辉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奋斗不懈、矢志不移”;学院研究生赵莹表示:“口罩防得住的是病毒,挡不住的是人心,短短的距离饱含最深的情意。生于以人为本、万众一心的国,长于同甘共苦、互帮互助的家,成就心怀感恩、家国情怀的我”。
截至目前,动科学院院内师生完成“大讲堂”线上学习587人,院外参与旁听学习864人,收到学习体会700余条,累计线上浏览量达3500余次。“理论学习大讲堂(战疫特别版)”学习内容被学习强国转载。
未来,动科学院将不断总结、继续建设好学院理论大讲堂品牌项目,坚持开展好师生理论学习活动。(动科学院 供图)
相关链接:动科学院“理论学习大讲堂”第十三讲(战疫特别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心战“疫” | 动科学院探索理论学习新模式,开启师生线上“云课堂”
相关推荐
- 稼穑之路 | 爱心走访专项活动:研支团云南镇康慰问行动纪实
- 资环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前往卢沟桥开展“学党史,牢记初心使命”实践学习活动
- 经管学院举办“中央一号文件(2021)”纵横谈研讨会
- 我校获授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 研究室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 喜讯 | 我校获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奖励
- 本科生院召开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部署会
- 我校“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优秀案例
- 我校农业农村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师生为应对河南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提供遥感监测服务
- 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
- 同心战“疫” | 我校与全球一流大学携手共抗疫情
- 孙其信校长会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李杰一行
- 同心战“疫” | 5位退休教职工“云制作”歌曲为武汉加油(视频)
- 喜报 | 我校任发政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同心战“疫” | “消毒博士”邵明玺:超级英雄从守护家园开始
- 理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理学院联合举办数学类课程教学示范交流会
- 理学院积极推进落实巡视整改工作
- 农大社区“天猫店”便民超市正式开业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姜沛民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曲周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