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联合大学 > 新闻公告 >

从全国冠军到冬奥裁判,为她点赞!

2022-02-12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网

北京冬奥赛事正在紧张进行,运动员的极限挑战让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力量与柔美,可能我们绝大部分人还没上过雪场,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不仅上过雪场,还拿过全国冠军,并且正在延庆做高山滑雪裁判,她就是联大2020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赵静怡。

大家对她的裁判工作是不是很好奇?

赵静怡介绍,她主要负责高山滑雪起点区的工作。前期的出发柱测量安装,出发门、出发棚的搭建,雪温测量。运动员号坎分发,运动员检录,检查运动员的竞技服是否符合标准。给技术代表等提供纸质版的出发顺序及非正式成绩。

赵静怡(左二)和同事的合影

搭建出发棚

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并不简单,仅工作区山顶上的寒风就足以让大多人望而却步。作为奥运赛事,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超高标准,容不得半点马虎。下面是赵静怡的朋友圈,凌晨3点起床是她的工作日常。

凌晨的赛场

在谈到对中国健儿的期待,赵静怡说,希望中国运动员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我们国家开始雪上运动较晚,有些项目是第一次参赛,确实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雪上运动很多都是“高速度”,所以对于这样运动员,不希望大家“唯金牌论”,运动员能发挥好最好的状态,平平安安,展现风采与奥林匹克拼搏的精神就好。

那么赵静怡是怎么接触到滑雪的呢?是怎么拿到全国冠军的呢?又是怎么入选北京冬奥裁判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高山滑雪是热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9年赵静怡获得“万科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大学组高山女子大回转第一名。听到全国高山滑雪冠军,大家是不是觉得赵静怡是从小就练习滑雪的呢?其实她的雪龄并不长,上大学期间才开始接触的滑雪。就是凭着超人的天赋和刻苦地训练,赵静怡屡次在高山滑雪大赛中摘金夺银。

在谈到与高山滑雪的结缘时,赵静怡说到,她第一次滑雪是在2016年的怀北滑雪场,白茫茫的雪山、雪道上驰骋的单双板人群,每一样事物都是从未接触而鲜活的,内心特别激动。但同时也有隐隐担心,不知道自己能否控制好脚上这沉重的板子。在滑雪队老师的鼓励下,她紧张害怕的心情慢慢消散,学的动作自然也就敢做了。虽然每一次从小陡坡上滑下双手手心都直冒汗,但也初次感受到了滑雪的魅力。“当飞舞的雪花打在脸上的时候,那一刻感到整个人都在飞驰,那种感觉太爽了。”这一次滑雪打消了她对高山滑雪的恐惧,同时也隐隐约约开始期待下一次滑雪,至此热爱滑雪的种子就埋在了内心深处。随着对高山滑雪这项运动的了解,一步步尝试,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滑雪已经成为她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每看到有关滑雪的视频,总是身临其境,热血沸腾。当然,也正是由于这份对高山滑雪最真诚最炽热的热爱激励着她去探索,去冒险,去反复练习,最终攀登顶峰。

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不断进步

高山滑雪的练习中有着大大小小的困难,赵静怡是怎么攻克的呢?“其实滑雪的困难在于技巧的提高,遇到瓶颈总是不知如何提高改进,但这同时也是滑雪的乐趣。滑雪的技术没有永远的天花板,都是遇到一个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它,当技术提高,能更好的驾驭雪板从而获得的成就感和速度释放的压力,一切的困难都迎刃而解。”赵静怡说到。

赵静怡最难忘的滑雪体验是第三次滑雪——石京龙比赛过旗门。前一天到达延庆,看着队里的学长学姐在中高级道训练,她内心还十分羡慕——要是能滑成他们那样就好了。当天老师就告诉她也要去中级道参与比赛,刚刚接触平行刹车且只滑了两天的她,看着高且陡峭的雪道,心里犯了嘀咕。当天晚上队里进行了旗门比赛的培训,了解了怎样过旗门以及比赛注意事项。比赛当天果然困难重重,石京龙中级道比之前接触的雪道都要陡,看着其他选手飞驰而下的身影,她内心确实有点害怕。轮到赵静怡从出发了,梨式刹车根本控制不住出发台的速度,不出意外第一个旗门就摔倒了地上,但摔下来的第一时间发现脚上的雪板没有掉,且没有摔出第二根旗门,她立马站起来继续过旗门往下滑。也是在这次滑的过程中体验到滑雪带来的速度感以及过旗门的乐趣。滑到山脚,有为你喝彩的队友,体会到了久违的团队的氛围感。也是这次比赛让她对高山滑雪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热爱。”

赵静怡说到,最重要的是多学、多练、多思考。刚开始滑雪的时候,要找到对于滑雪的乐趣,在保持乐趣的同时多加练习,夯实基础。进阶时期,要多向周围的大神请教,让他们帮忙看下动作哪里不对,或者录好视频去请教。当自己滑雪的时候,要将学习到的动作运用在滑行过程中,反思总结哪里进步了,怎么做到的,哪里还需要提高。兴趣是一个人最大的老师,这样才会不厌其烦的想要进步。其实,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在兴趣的驱动力下,不断学习练习,寻求前辈的经验,最后总结反思,才能取得成功!

感恩母校,大学四年充实有序

大学期间的课余时间其实是比较充足且灵活的。周一到周五更专注于学业,每周二周四没有课的话,夏季安排基础体能的锻炼,跑一跑步,冬天则更注重技巧。练一练核心、平衡。平常周末的时间可能比较少,不太能频繁地去滑雪。寒假赵静怡都会安排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去滑雪。

赵静怡和联大滑雪队教练宋大维老师合影

“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联大作为最早拥有滑雪队的高校,从培养体制到基础物资都是比较完善的,这一切都要感谢学校的坚持和老师们的付出,希望母校能再获佳绩。也希望学弟学妹在冰雪项目中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培养一项长期的爱好,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绩。让大学四年充实圆满。”赵静怡说。

义不容辞,助力冬奥

赵静怡毕业以后选择了与大学专业相关的行业,滑雪作为爱好继续发展。大学期间,她就参加了冬奥组委滑雪战队,服务了几场国际赛事。能够参与到北京冬奥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后来通过老师的推荐,成为了北京冬奥备选NTO,最终成为了北京冬奥高山滑雪裁判。“祝愿北京冬奥圆满举办,中国健儿都能取得最好的成绩,也希望冬奥会的举办能够带动冰雪产业,完善我国的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带动更多的人爱上冰雪运动。”赵静怡说。

高山滑雪赛道犹如长龙蜿蜒在山间,和远处山巅的长城交相呼应。

为双奥之城北京点赞!为中国健儿加油点赞!为助力冬奥的联大人点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从全国冠军到冬奥裁判,为她点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