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联合大学 > 新闻公告 >

对接智慧北京,培养高质量人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智慧城市学院举办成立四周年纪念活动

2021-06-25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网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6月25日,智慧城市学院在北四环校区实验楼报告厅举办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大会的主题为“对接智慧北京,培养高质量人才,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仇保兴;智慧城市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纬民;校党委书记楚国清、校长李学伟、副校长张恩祥、原副校长鲍泓,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宣传部、人事处、科技处等部门领导及相关企业代表、智慧城市学院全体教职工、部分学生代表,160余人出席会议。智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张俊玲主持。

会议现场

楚国清肯定了智慧城市学院四年来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思政、学院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指出,学院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智慧城市设计、建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坚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依托行业、产教融合”与“全员育人、学专融合”两大特色,突出办学的“北京味道”,为学校打造紧密结合北京智慧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智慧+”专业集群平台、助力学校其他专业智慧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他要求,学院要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学院的各项工作,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楚国清讲话

李学伟致辞并作题为《智慧北京全域目标谱系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主旨报告。李学伟在报告中提到,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建设智慧北京不仅是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大胆探索贯穿其中的相关“卡脖子”技术与理论创新,带动系列高精尖产业,特别是北京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抓手。报告从目前现状、原创研究、关键技术、工作计划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李学伟作报告

仇保兴院士作题为《复杂科学视角的“双碳”战略纲要》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仇保兴院士作主旨报告

郑纬民院士作题为《区块链几个概念和几点建议》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区块链建设应充分发挥区块链的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行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作用。

郑纬民院士作主旨报告

在师生论坛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负责人何宁教授,计算机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主任黄静华副教授,电子工程系主任章学静副教授分别进行了题为《立德树人为本,培养优秀人才》《信息技术助力专业和课程思政建设》《学科竞赛为支撑,构建育人大课堂》的主题发言。2017级学生张绪作为学生代表作了《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主题发言。

四年来,智慧城市学院立足北京智慧城市要求,培养智慧城市行业所需的IT类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智慧北京建设为己任,围绕“四个中心”建设,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建设,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适应智慧北京建设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年来,学院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七个要有”,通过三大工程,扎实开展课程思政、推进专业思政建设,落实“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探索了适合学院特点的工科课程思政建设之路,被学校确定为首批“三全育人”建设试点学院。

会议现场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凝聚科研团队,探索引进、稳定、培养、共享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流专业建设,带动3个新办专业形成特色,办出水平;规划建设符合新专业、新特点、新发展和高质量科研需要的实验环境;继续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拓展思政树系统的使用,带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政协同育人,不断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学院管理体制机制,营造教职工愿干事、能干事、团结协作的生态环境。

智慧城市学院四周年纪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纪念活动还包括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智慧北京”科研项目交流会、“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忆红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永远跟党走,党史故事宣讲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对接智慧北京,培养高质量人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智慧城市学院举办成立四周年纪念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