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21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论坛成功举办
10月30-31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北京邮电大学承办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21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我校举办。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徐永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徐坤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郭军教授,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虞晶怡,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院长、讲座教授张渡等15名特邀专家作专题报告或参加圆桌论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美大处处长尤佳,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海南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毅,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重大项目与活动处处长唐云等参加。开幕式由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苏森主持。
论坛以“新时代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京内外的300多位从事人工智能领域教学、研究和产业应用的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报告、圆桌论坛、云端报告、问卷调查等方式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工作。本次论坛通过直播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
开幕式环节,徐坤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能力全面、技术先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焦点所在。作为“信息黄埔”的北京邮电大学,一直以来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持续深耕,并积极响应国家的殷切召唤,于2020年1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传承北邮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努力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国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北邮可以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领先企业一道,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建设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协同构建育人平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杜柯伟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介绍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和进展,指出,计划实施四年来已惠及400多所高校的12000余人次,相关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他阐述了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与理念内涵,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将人文交流理念融入项目实施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他向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并提出四个期待:一是期待在教育部各司局的指导及相关单位共同努力下,将本计划打造成中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二是期待更多高校和企业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共同搭建更加开放共享的校企合作、产教协同育人平台;三是期待中外专家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培养具有牢固人文交流理念、深厚人文素养、宽广国际视野、良好人文交流意识和能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四是期待中外高校交流互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成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徐永吉代表指导单位讲话。他表示,通过四年的发展,“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已经成为共享中外人工智能优质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人才培养平台和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是落实《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务实举措,为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指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对未来信息时代的教育形态和生态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创新模式,办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论坛,搭建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二是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助力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和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三是继续加强国际交流,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幕式后,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刘亮主持《人工智能导论》的发布。特邀专家通过专题报告环节和圆桌论坛环节,围绕“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这一主题,分享认识、观点及经验做法,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的路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承办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21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论坛成功举办
- 上一篇:北京邮电大学召开教材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下一篇:学校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相关推荐
- 北京邮电大学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部署会
- 北京邮电大学开展走访慰问抗战老同志活动
-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来校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 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走进百所高校 走近百万大学生”报告会在我校顺利举行
- 我校召开人才工作总结会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 学校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北京邮电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图片展”
- 中共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2020年巡察工作反馈会顺利召开
- 教育部“一线采风”专栏报道我校着力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
- 北京邮电大学发挥科研优势助力街道社区精准防控
-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召开2020年巡察工作动员会
- 中国共产党北京邮电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我校组织开展“高扬信仰旗帜,勇担时代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升国旗仪式
- 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纪念活动“0-1学术沙龙”第三期报告会
-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二批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 我校桥牌队夺得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冠军
- 我校两名国际学生荣获2020年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 北京邮电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三十一次会议
- “北京邮电大学—咪咕文化”数字文化共性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
- 向“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同志学习
新闻公告
- 北京邮电大学召开2021年工会工作评优表彰会 03-14
- 校长徐坤率队赴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03-11
- 学校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 03-09
- 我校召开思政课建设专题会 03-08
高考招生
- 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在京招生简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