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名医工作室举办第四届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班暨青年药师论坛
10月18日至20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颜正华名医工作室、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联合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第四届临床中药学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班暨青年药师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围绕“传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推动临床中药学术发展”主题开展了为期3天的学术活动,来自25家颜正华临床中药学服务基地负责人及全国10余省市的约300临床中药工作者参加本次培训。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娟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张为佳、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处长王会玲、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刘骅萱,我校医院管理处处长丁霞、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副院长吴清,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林建平、颜正华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张冰等出席大会。
为更好地传承、实践颜正华临床中药学思想,根据前期实践基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增设北京市大兴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隆福医院2家医疗机构建立颜正华临床中药学科服务基地。另由北京中医药学会设立在我校附属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设颜正华临床中药学科服务基地。与会嘉宾为各单位授牌、赠阅《临床中药学科服务手册》系列丛书。2015年至今,共建成25家颜正华临床中药学科服务基地,创新国医传承新模式,示范名医工作室传承工作,推动颜正华学术经验的推广与应用。
培训期间恰逢国医大师颜正华行医80年,执教70年之际,开幕式上,特邀人民卫生出版社金牌责编张科主持发布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医大师颜正华孟河京派学术思想传承全集》,该书由颜正华教授主审,颜正华工作室负责人张冰教授和工作室秘书吴嘉瑞教授主编,全面系统总结了颜正华教授从医、从教80年来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并首次明确阐述了孟河京派学术传承体系与学术思想精华。
此外,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北京中医药学会组织评审、颜正华名义工作室协同,在第一批、第二批颜正华临床中药学科服务基地中遴选出18名在药学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一线临床中药师,授予其首批“示范中药师”的荣誉称号。 “示范中药师”带牌上岗不仅是对其学术传承、优秀工作的鼓励,也督促全员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张为佳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应积极推进新医改及“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医药的发展,注重建立并完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引领临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颜正华名医工作室及临床中药学服务基地的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王会玲处长提出,要以培养中医药人才为抓手,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颜正华中药学科服务基地实现了“药教协同,院校联动”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向临床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临床中药学专业人才;同时,首次对服务基地中18名工作优秀、表现突出的中药师授予了“示范中药师”的荣誉称号,示范首都临床中药师人才培养创新,有助于增强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丁霞处长表示,颜正华名医工作室建立“医药圆融,药教协同,院校联动”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使名医工作室建设与学科建设、临床中药师培养结合起来,直接为北京地区医院进行中药药学服务。本次授予首批18名“示范中药师”具有积极意义,在临床中药学工作中树立了榜样,贡献北京健康事业发展,推动活动影响力辐射全国。
本届培训班秉承“传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推动临床中药学术发展”为主题,围绕政策解读、名医传承、全程化药学服务等内容。邀请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张为佳、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孔繁翠、北京中医药大学颜正华名医工作室的学术继承人,及北京医院、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友谊医院、广安门医院、望京医院近20位知名临床药学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科带头人、颜正华工作室负责人张冰教授引导下开展视频学习,观摩学习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实训中心。
同时,我校张冰教授、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孔祥文主持了第四届青年药师论坛,来自全国百余名青年药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大会还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论文,经由专家评审团评审、推荐,最终产生优秀论文奖9名、优秀论文组织单位奖等。
(医疗管理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颜正华名医工作室举办第四届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班暨青年药师论坛
相关推荐
- 中药学院开展“药祖桐君杯”第三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作品推荐工作
-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立足岗位多作贡献 ——机关党委设立“党员先锋岗”
- 我校开展“红歌传唱,颂党百年”活动
- 人文学院组织开展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活动
- 我校举办第四届“张其成国医研究生奖学金”颁发仪式暨表彰活动
- 学工部举办2020年新入职辅导员沙龙
- 北京中医药大学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进行对口支援调研与座谈
- 我校召开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临床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 人文学院师生在世中联翻译专委会第十二届国际学术年会喜获“岐黄国际传播奖”和“岐黄科技进步奖”
- 我校附属枣庄医院援鄂医生田思强荣获“疫线楷模”称号
- 我校中药学院教授张冰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我校教工跑团在“第三届中国教育半程马拉松赛”中荣获团体第三名
- 我校四个项目获批2020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
- 我校13名博士后喜获202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之“成均”教学经验交流论坛
- 我校赴云南省双柏县扶贫调研
- 我校2021年度青年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培训(远志计划)圆满结束
- 星星之火,岐黄风采——岐黄星火中级团校开班仪式暨第一课成功举办
- 我校召开“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研究生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版块论证会
-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到我校调研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临床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03-16
- 收官!我校冬残奥会志愿者圆满完成任务 03-16
- 学校召开附属医院考核结果反馈会暨集体谈话 03-16
- 我校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启程赴疆 03-16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