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药学院张玉杰教授课题组在新型高效线粒体靶向递药系统抑制肿瘤转移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我校中药学院张玉杰教授课题组在新型高效线粒体靶向递药系统抑制肿瘤转移方面取得进展,该项研究结果以“Glucose transporter 1 (GLUT1)-targeting and hypoxia-activated mitochondria-specific chemo-thermal therapy via a glycosylated poly(amido amine)/celastrol (PAMAM/Cel) complex”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癌毒”流窜即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线粒体为肿瘤转移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和能量供应,是肿瘤转移治疗的优势靶点。中药学院张玉杰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靶向线粒体可有效克服肿瘤耐药(Overcom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through the GLUT1-Mediated and Enzyme-Triggered Mitochondrial Targeting Conjugate with Redox-Sensitive Paclitaxel Releas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8)。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采用线粒体膜电位分子靶向技术,结合肿瘤微环境血管新生和乏氧特性,以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AMAM)为纳米载体,构建了经葡萄糖转运体(GLUT1)转运及乏氧激活的线粒体靶向递药系统,实现了“攻毒”中药雷公藤活性成分雷公藤红素及光热剂IR808的高效线粒体靶向递送,进而实现了化学治疗和光热治疗双重作用机制下的线粒体靶向治疗,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本文第一作者是中药学院硕士研究生魏桂杰、博士研究生陈建华,张玉杰教授和马鹏凯讲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1790, 81673680, 82104404)的经费支持。
(中药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中药学院张玉杰教授课题组在新型高效线粒体靶向递药系统抑制肿瘤转移方面取得进展
相关推荐
- 附属东方医院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 人民网2020年1月6日刊发我校教授张其成文章:中医学发展须守正创新(新论)
- 我校中医药馆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开班
- 中医学院召开延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工作会
- 我校两篇论文获2019年度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百篇优秀论文
- 中药学院第二届“时珍杯”综合素质大赛落幕
- 《中国中医文化蓝皮书》在2020年全国皮书排名第72名
- 护教协同,传承创新——我校护理学院积极探索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 我校博士研究生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岐黄杯论文大赛”上表现优异
- 学校召开学院和医院负责人征求意见座谈会
- 中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活动
- 我校举行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2020年命审题总结暨2021年命审题工作布置会
- 附属东直门医院召开庆祝建党98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 我校第六届“迎新杯”篮球赛闭幕
- 我校男篮晋级首都高校大学生篮球联赛八强
- 护理学院举办2021年“最美护生”评选活动
- 我校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和阅读大赛省级决赛(北京赛区)中喜获佳绩
- 博物馆荣获2020年首度科普联合行动优秀组织单位
- 东方医院设立党支部先锋岗,让红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飘扬
- 生命科学学院四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中医生命讲坛拉开帷幕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临床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03-16
- 收官!我校冬残奥会志愿者圆满完成任务 03-16
- 学校召开附属医院考核结果反馈会暨集体谈话 03-16
- 我校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启程赴疆 03-16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