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教指委 《中药学》课程联盟全国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3月21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药学》课程联盟在线教学研讨会在课程联盟理事长张冰教授组织下顺利召开了云端战“疫”网络会议。中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匡海学、秘书长李永吉、委员张艳军、秘书处杨琳,我校教务处处长闫永红、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中药学联盟理事长张冰以及36家理事单位中药学课程主讲教师及教务人员近6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我校中药学院副院长吴清教授主持。
李永吉秘书长指出,疫情期间全国中医药高校开展线上授课已月余,近百万师生进入线上学习,正在改变“教”和“学”的状态,通过此次线上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总结当前线上教学经验与不足非常及时,希望各学校以线上教学为重要抓手,建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深入落实陈宝生部长将“战时措施”转变为“平时机制”的指示。
张冰联盟理事长在前期36家理事单位调研的基础上,从中药学在线教学情况、教学保障、教学困难、经验特色4个方面汇报了中药学课程联盟单位在线教学开展现状。自2月10日起,中药学课程联盟梳理共享教学资源,包括MOOC、SPOC、自建线上视频课、电子教材等,各理事单位积极建设线上教学团队、改进多角度形成性评价、适度开展课程思政等。36所联盟单位近200名教师参与了线上教学,共涉及202个班级13000余学生,超过90%的教师教学时间、精力投入等较线下课程明显增加。在各联盟单位在教务处、学院、课程组的精诚合作之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教学资源、积极备课和开展线上授课,全国中药学课程教学得以顺利运转。经过3-4周的教学,联盟成员老师积攒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教学形式多姿多彩,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很多老师面对网络通畅受限、线上教学经验缺乏、学生及时反馈不足等问题,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存在疑虑。最后,张冰教授以“三心二意四通八达”总结了此次疫情期间中药学课程联盟线上教学经验与接下来工作目标,中药学课程联盟将继续协同各理事单位齐心协力、共享互助、保障教学。
随后,来自北京、江西、山东、上海、广西等中医药高校的课程主讲教师对此次教学经验也进行了分享。我校中药学教学团队林志健介绍了中药学在线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包括课前教学准备、课中翻转答疑、课后考核评价等,以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中医药信仰,打造中药学课程的“两性一度”。江西中医药大学张金莲提出学情分析对线上教学计划安排的重要作用;山东中医药大学滕佳林提出当前亟待建立线上考核方法,建立期末考核预案;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柏灿对期末考核、教学质量控制都提出了建议;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建考虑四川山区学生网络不畅等,寻求恰当方式进行学习调整;湖北中医药大学黄芳采用QQ语音授课,增加线上教学评价成绩占比,学生互动良好。此外,广西中医药大学秦华珍、中国药科大学赵志英都对疫情期间的开课经验进行分享。中药学课程联盟秘书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唐德才为本次研讨会发来视频,分享南京中医药大学“疫情背景下的《中药学》线上教学体会”。
随后,我校教务处处长闫永红对北中医线上开课以来的工作成果作了简要介绍。我校教学管理部门自2月发布系列教学改革方案、开课制度与纪律、线上开课指导等各类文件20余部,分别从师生的角度进行积极引导。同时,建立专门的团队保障资源平台运行,目前北中医教学资源平台涉及校内BB平台、轻新课堂以及校外20余种资源;建立教学服务团队,督导、协助日常教学的开展,已有200门课程8000余学生在线学习,突出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高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接下来教学中的重点。
最后,匡海学主任委员对中药学课程联盟阶段性教学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他说,此次疫情是挑战也是催化剂,能够促进中药学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他希望大家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高技能,关注课程思政和中医药思维培养,注重教学管理,关注教学质量,完善考评机制,共同平稳、高质量地度过此次疫情教学。
(中药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教指委 《中药学》课程联盟全国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相关推荐
- 我校良乡校区教师服务中心项目封顶
- 中药学院开展“神农尝百草,采药悟药性”采药实习活动
- 管理学院专家应邀参加 北京市“促进市场消费”专家座谈会
- 我校博士研究生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岐黄杯论文大赛”上表现优异
-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在线发表我校东方医院马涛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 东直门医院入选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 《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3月7日第七版刊登我校赵艳文章:脾不堪重负就“虚”了
- “学党史、践承诺、见行动”——东直门医院助力疫苗接种,构建免疫屏障
- 济世两岸情 全科放异彩——2019海峡两岸中医全科医疗学术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 我校举办第七期“海棠树下——中医药传承讲坛”
- 北京市教委驻我校联络员督导检查良乡校区务工人员防疫措施落实及建设项目复工准备情况
- 东方医院荣获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集体及个人先进称号
- 附属我校附属房山医院迎接临床路径质控中心年终检查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举行慰问老党员暨邀请优秀退休老教师来院交流活动
- 我校中医药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特训营开营
- 我校举行2021年青马工程团校“岐黄星火”开班仪式暨2020年团校结业仪式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展厅揭牌仪式
- 精准规范问责 强化责任担当——附属东直门医院组织召开《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解读会
- 针灸推拿学院举办“听她讲那时的故事”系列党建活动
- 我校召开2021年第1次书记办公会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临床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03-16
- 收官!我校冬残奥会志愿者圆满完成任务 03-16
- 学校召开附属医院考核结果反馈会暨集体谈话 03-16
- 我校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启程赴疆 03-16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