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建筑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4项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第三届大兴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前三十

2021-12-15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建筑大学新闻网

近日,2021年第三届大兴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终期评审检查工作顺利结束,最终根据项目内容综合情况评选出30个优秀项目。我校环能学院“垃圾分类宣讲进中小学校园”、电信学院“书籍共享·节约资源·锐E前行”、经管学院“守护小红花—双职工家庭儿童成长赋能”和“用心筑造模拟社区·用爱助力老有所乐”共计4项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

本届大赛以“志愿新时代 共建新国门”为主题,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校团委精心组织,挖掘、培育、推广各学院具有示范性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特色志愿服务团队。近年来,校团委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努力使志愿服务项目精细化、专业化、品牌化。北京冬奥即将开启,我校志愿服务团队将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精心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努力为冬奥盛会增光添彩。

附:

1.环能学院“垃圾分类宣讲进中小学校园”志愿服务项目简介

环能学院“垃圾分类宣讲进中小学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团队成立于2005年,由28名志愿者组建,包括骨干教师8人,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20人。团队从事固体废物管理政策领域研究工作,长期助力北京市中小学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节能低碳环保等宣传教育工作,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北京社科基金(重点)、北京城管委、北京发改委等研究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资源和研究生、大学生志愿者的环境专业知识优势,采用PPT、海报设计、情景剧、歌曲、媒体宣传等方式,向中小学生宣讲国内外垃圾分类典型案例、北京垃圾分类要求、低碳处理新技术等内容,提高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和投放正确率。目前已完成80余所中小学校节能低碳环保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实现了大学校园和中小学校园垃圾分类联动教育机制,激发了大中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校园力量带动家庭、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为垃圾分类深入实施与推进提供强劲的原生力量。项目曾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篇优秀调研报告和优秀团队等国家级奖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校级科技竞赛奖80余项,获得2019年和2020年大兴区志愿服务大赛“精品项目”称号。

环能学院“垃圾分类宣讲进中小学校园”志愿服务项目


2.电信学院“书籍共享·节约资源·锐E前行”志愿服务项目简介

自2020年10月起,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队开展以“书籍共享?节约资源?锐E前行”为主题的志愿服务行动,旨在使闲置书籍得到充分利用,营造厉行节俭的校园氛围。该志愿项目持续开展1年多来,共收集闲置书籍2000余本,书的种类覆盖面广泛,包含大类通识课、专业课、考公、考研、四六级、教资,还有文谈杂志等其他种类书籍。学生根据个人所需,循环领取书籍约1800本,活动受益人数630余人次。

在志愿服务行动开展中,电信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发现单纯书籍循环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学们对于课程内容、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的渴求更为强烈。因此该团队以书籍为载体,以知识为目标,以平台作为保障,以志愿者作为抓手,开展了“锐E充电志愿课堂”,积极为同学们创造更优质的学习机会,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指导。目前,“锐E充电志愿课堂”共有同辈、朋辈志愿讲师25人,累计开设集体辅导充电、期中/末知识点串讲充电、一对一学困帮扶充电、专业答疑充电、科创竞赛指导充电等课程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20小时,近3000余人次学生受益。

通过该项目,学生实现了自我意识的提升,主动融入到学校“三风行动”当中;学生实现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在自循环中不断精进专业所学,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学生实现了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提升,切实形成勤学笃行、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书籍的流转、知识的流动、资源的共享、志愿精神的传递,该志愿项目将立足学风创优,持续发力,扩大辐射,将志愿服务进一步做深做实。

电信学院“书籍共享·节约资源·锐E前行”志愿服务项目

3.经管学院“守护小红花—双职工家庭儿童成长赋能”志愿服务项目简介

经管学院“守护小红花—双职工家庭儿童成长赋能”志愿服务团队依托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安全课堂和红色教育培训,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与红色思想,提升双职工家庭对社区安全事务和红色教育的关注。通过让儿童接受红色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红色文化熏陶下,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项目直接服务600个家庭,5000余人次。

经管学院守护小红花—双职工家庭儿童成长赋能”志愿服务项目

4.经管学院“用心筑造模拟社区·用爱助力老有所乐”志愿服务项目简介

该项目由“三专团队”依托“三大养老模式”创新打造“模拟社区”,实现“一价值两发展三收获”。以娱乐方式作为载体,以“模拟社区”为理念,采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小组、个案、社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互联网技术与养老问题结合,同时融入专业的社工知识和红色元素整合运营。

项目实施于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五大联村,以各村内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娱乐方式作为载体,以“模拟社区”为理念,采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小组、个案、社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互联网技术与养老问题结合,同时融入专业的社工知识和乡村振兴政策内容整合运营。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如社区营造、社区发展模式,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等方法,在养老问题凸显的大环境背景下,结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针对老年人需求,促进老年社工发展,推动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自2017年起至今已连续四年不间断。

经管学院“用心筑造模拟社区·用爱助力老有所乐”志愿服务项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4项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第三届大兴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前三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