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联合北京阅读季打造中轴线上沉浸式游学
9月25日,校图书馆与北京阅读季·大学生读书节工作小组联合组织的“走读北京中轴线”活动在北中轴线现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进行讲解和游学,活动邀请了北京史研究会顾问谭烈飞、北京古都学会影像专委会主任李欣和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米夏作为讲解嘉宾,图书馆青年教师和学生馆员等2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走读活动。
传统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中心点,全长7.8公里,被称为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历经元、明、清至今七百多年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
此次走读活动从景山脚下开始,三位专家现场教学,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专家们从景山的形成讲起,介绍了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城的发展演变,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思想理论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大家拾级而上,参观了景山富览亭、辑芳亭、万春亭、观妙亭、周赏亭,专家们与建筑专业的同学讨论亭子的建筑结构,提出各种建筑学、历史学问题,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李欣老师介绍了景山五亭里供奉的五尊佛像遭被八国联军抢夺而下落不明的历史,讲述了自己历经三十年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万寿亭供奉佛像拓图的艰辛历程。
从景山下来,大家一路向钟鼓楼走读,专家们向大家介绍了寿皇殿在建国后作为北京市少年宫所在地到腾退保护的历史,引发了关于古建筑保护、传承、利用的思考,勉励建筑学院的学子要承担起如何让古建筑在保护传承中更好地利用,发挥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的历史使命。在中国书店,谭烈飞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地安门燕翅楼的历史,看着曾经作为封建宫城护卫的燕翅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重建改造为中国书店,二十四小时营业,守护着公众阅读文化之光,大家不仅感慨万千。在万宁桥前,专家们介绍了万宁桥久远的历史和作为大运河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重要的文物价值。
本次活动是北京阅读季·大学生读书节工作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发起大学生“走读北京中轴线”系列活动之一。受邀的三位专家寄语同学们,希望他们以此次走读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究建筑背后的历史和蕴藏其中的文化知识,积极发问,不停探究,不断进步。积极关注北京中轴线申遗,发挥建筑大学学生的专业特长,为申遗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是一次以点带线、由线及面的讲学;是一次站立当下、回首历史、瞻望未来的行走;是一次从建筑出发,发掘背后的历史、文化的知识盛宴;更是一次感受社会发展、国家进步、体悟家国情怀的心灵洗礼。同学们边走边听边看边思考,从中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引发了思考,种下了探索的种子,对北京中轴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附:参与活动同学的的心得体会
机电学院 城轨211班 蒋祎菲:
走读是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阅读体验。用所有感官感知,阅读。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应该承担起古建筑保护修缮责任,更要挑起古建筑职能转变的时代重任。北京有很多古建筑,已成危楼,很苍老,却还在。如何发挥每栋古建筑的自身独特性,进行功能转变,延续它的悠久历史,赋予其惠泽时代的新的价值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如果要再塑那些穿越岁月的建筑,应当是苍老又充满生机。
建筑学院 环设201班 丁思如:
这次走读中轴线的活动对我非常有启发。用自己的的双脚踏上中轴线的道路,更让人真切的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积淀。而老师们的讲解也是启发了我,他们让我能够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建筑的意义,去体会城市规划的讲究,去发现古代建筑师规划师们的巧思。博闻强识的老师们不仅仅讲述了中轴线的过去,更展望了古建保护的未来。在以寿皇殿为例讲述北京古建筑保护的发展历程时,他们表示了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期望。如今古建筑的合理利用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作为一名建筑大学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学以致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古建筑保护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建筑学院 建202班 宋子璇:
一路上我们从景山公园的西门进入公园,三位老师由此开始为我们讲述了景山公园的历史,并且诙谐地向我们提出关于景山公园中五个亭子的问题。在逐步登上景山之巅的途中,老师们将答案一一揭晓。最后我们离开景山沿中轴线往钟鼓楼前进。步行在中轴线的这一路上,走走停停,老师们引人入胜的讲述随着地点的转移铺陈展开始丝毫没有因为路途影响,在这一路上,我才真正的了解了中轴线上的历史以及古建筑的意义。随处是风景,满眼是历史,这是独属于北京的魅力,这是生活在北京的我们应该去真正了解的历史沉淀。
测绘学院 智导201班 荣子辉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的特色,是指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体现了北京的建筑特色。北京中轴线在元代时期就有所体现了,通过中轴线了解从元朝时期到现在北京城的变迁,人文趣事。建立中轴线,就是为了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地位。景山公园,寿皇殿,鼓楼都极其恢宏而庄重。总体看来,北京城以中轴线为核心,先后左右布局规整,。整体上看让北京城变的威严而又不失美感,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
经管学院 管212班 李玲凤
今天之前我对中轴线的理解是片面的,浏览中轴线之后我感受到了它独具一格的魅力。进入景山公园,走近绿瓦红柱的亭子,扑面而来的是历史经过岁月沉淀后那肃穆的气息。几个亭子依次游览后,我被古人的智慧和严谨所折服。走在地安门大街见到了曾经的燕翅楼——现在的中国书店,我体会到国家对古建筑再利用的重视。站在万宁桥上,耳边是两位专家对大运河和万宁桥的介绍,眼前水面波光粼粼,杨柳随风飘扬,一派无限美好的风光,我们也想当年的忽必烈一样陶醉其中了。来到钟鼓楼,所谓左钟右鼓,站在楼外看钟鼓楼,就能感受到它的庄严。坐在广场旁的石凳上,看着老百姓们悠闲地娱乐打闹,我真正体会到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我想,不仅是北京中轴线,北京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编辑:任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图书馆联合北京阅读季打造中轴线上沉浸式游学
相关推荐
- 我校大兴校区举办消防疏散安全演练
- 北京建筑大学毽绳队在“2021年全国跳绳联赛线上分站赛”中喜获佳绩
- 土木学院召开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党团班会
- 2021年“我的班级我的家” 优秀班集体建设评比答辩会举办
- 第11届全国7+1城乡规划专业七校联合毕业设计开题活动顺利举行
- 北建大教授徐宗武携代表作亮相全国文体建筑设计高峰论坛
- 北京建筑大学王荣林同学荣获北京市“优秀在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称号
- 学校开展2020年秋季新学期教职工安全教育第一课
- 北京建筑大学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
- 组织部(党校)举行学院专职组织员业务培训会
- 建筑学专业40周年庆系列学术活动 | 2019-2020学年“研山讲坛”学术活动回顾
- 学工部举行学生学业指导与发展辅导工作交流会
- 学校开展学工系统新入职教师专题培训
- 学校组织开展城市品质与城市有机更新研讨
- 党建工作处(巡察办公室)召开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十四五”规划编制研讨会
- 云游北建大——机电学院召开2021级新生线上家长会
- 我校举行第6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
- 民盟北京市委来北京建筑大学调研交流
- 文化发展研究院举办 “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大讲堂”第二场活动
- 理学院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新闻公告
- 学工部联合经管学院、电信学院走访昌平区工商联 03-16
- 环能学院团队获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一等奖 03-15
- 建筑学院与房地集团开展古建实训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 03-13
- 学工部赴首都师范大学调研学生工作 03-10
- 一图读懂2022北京建筑大学工作要点 03-03
高考招生
- 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