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建筑大学 > 新闻公告 >

天安门及皇城城楼建筑彩画展开幕

2020-12-18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建筑大学新闻网

由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与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天安门及皇城城楼建筑彩画展》于12月18日在北京建筑大学艺术馆开幕。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沙娜教授为展览作序言。

此次展览是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6GB094)的研究成果,围绕天安门建筑群及皇城城楼的代表性彩画为重点,展览内容涵盖大明门彩画、天安门彩画、端门彩画、午门彩画、太和门彩画、地安门彩画。通过历史影像、建筑立面图、彩画复原图等视觉形象,以色彩和谐,内涵丰富的建筑彩画复原作品,还原北京中轴线上主要城楼彩画艺术的历史风采。

据介绍,天安门及皇城城楼彩画基本有共同的特点,即大多采用“宝珠吉祥草”彩画。这是一种富有浓郁满汉融合色彩的建筑彩画种类,包括满族文化的艺术特征,炽烈而奔放。例如天安门端门、太和门、午门都曾呈现了这种彩画,其实那是为紫禁城中心三大殿和其他主要建筑的和玺彩画进行铺垫的。此外,本次展出的大明门和地安门彩画属于教学研究的探索,这两座中轴线上的皇城建筑虽然已不存在,但从科研的角度进行的复原过程,则有助于对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建筑形成更客观的认识,有助于全面理解北京建都时的格局。为此,同学们克服了历史信息不足的困难,知难而进,付出辛苦的努力,绘制出复原图,并从中发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

本次展览策展人李沙教授谈到:“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建筑彩画,不但要从科学角度进行保护,还要从艺术学和历史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师生们通过观看展览可以体验到天安门恢宏的建筑气场和震撼的艺术感染力。”

参展作者、建筑学院研究生胡安谈到:“通过参与天安门建筑彩画研究,我们体会到了绚丽的建筑彩画蕴含的规则式的序列之美与庄严和谐的对称之美。这种和谐的视觉艺术形象既是中国人审美观的自我认同,又是向世界彰显大国文化自信的载体,始终散发出辉煌的艺术魅力。”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4月16日,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观。

参展作者:胡安、刘璐、张璐、杨帆、李博文、邓欣悦、董安、高畅。参展作品由建筑学院李沙教授、齐莹老师指导。


【参展作品展示】

端门烟琢墨岔角云五彩攒退正面龙天花彩画 董安 绘制

地安门立面复原图 李博文 绘制

天安门1970版西番莲和玺彩画 邓欣悦 绘制

端门龙草和玺彩画 胡安 绘制

太和门龙草和玺彩画 刘璐 绘制


编辑:汪洋海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安门及皇城城楼建筑彩画展开幕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