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路上的北航“玫瑰”——北航举行迎“三八”妇女节女教职工、女学生代表线上座谈会
战“疫”路上的北航“玫瑰”
北航举行迎“三八”妇女节女教职工、女学生代表线上座谈会
记者 王晴
“要当‘女主播’了,老师们怕讲解不够清楚、怕不熟悉直播软件、怕自己不漂亮……交流如何提防家里的‘娃们’乱入镜头、新买的职业装穿起来、新买的口红也出来亮个相。”
“北航的女教师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教研一线齐努力、健身美食个个强”……“生娃”“群演”“蹲厨房”“收惊喜”女教师们各显神通,保质又高效地开展科研教学工作。
3月6日下午,在北航如心中报告厅、在各学院会议室、在湖北荆州、在湖北武汉……10余位女教职工代表和女学生代表线上相聚,以“隔空见面”方式,笑意盎然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与感受。她们中有女院士、女教师、女医生、女后勤工作者、女学生志愿者……
座谈会现场 记者 邸白鹭/摄影
微雨新卉,杏花绽蕾。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北航女教职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3月6日下午2:30,北航举办了“战疫路上的北航玫瑰”——迎三八妇女节女教职工代表、女学生代表线上座谈会。党委书记曹淑敏、副校长刘树春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刘树春主持。
座谈会现场 记者 邸白鹭/摄影
她们或是女儿,或是妻子,或是母亲……每每想到她们,你会用什么词语来描绘,是萌、甜美,还是温柔、优雅。其实,坚毅、担当、激情、勇敢……同样是她们最大的魅力。
座谈会上,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程文浩宣读了第十三届女工委员会委员名单,第十三届女工委员会副主任王文文宣读了《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致北航全体女科技工作者和女教职工的一封信》。
座谈会现场 记者 邸白鹭/摄影
只有学生说“好”,才能真正放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国家、学校及我们每个人都接受了一场大考。”新当选的第十三届女工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苏东林教授在屏幕前分享自己的感悟,延期开学期间,为确保每名同学在正式上课时能顺利、清晰地观看收听课堂讲授内容,苏东林所教授的电磁场理论课教学团队在课前专题组织了问卷调查,对全班70位同学每个人的网络、听课设备情况以及是否拿到教材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并针对个别因地处偏远拿不到教材的同学,及时在网上开放了电子版教材,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
北航女教授协会第五届理事长、中法工程师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洪冠新与大家分享了北航女教授、女教师们的故事:女教授们全方位学习提升教学技能,力求完美保障网课效果,打造出了一堂堂精彩的“云端”课堂。要当“女主播”了,老师们怕讲解不够清楚、怕不熟悉直播软件、怕自己不漂亮……交流如何提防家里的“娃们”乱入镜头、新买的职业装穿起来、新买的口红也出来亮个相……老师们都表示,虽然大家远隔万水千山,但看到学生们一如既往的笑脸,才能真正放心。
各学院的教辅团队在线上教学工作中同样功不可没,她们默默无闻但又勤勉认真,耐心细致并且不辞辛劳,来自电子学院的党委副书记郑磊在连线中谈到,学院42名女教辅们在延期开学期间,多措并举辅助教学、一线助学促进自身成长,虽然她们还都是学生,有自身的课程学习和科研任务,但都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坚守着教辅这份岗位。
教研一线,聚力抗“疫”,同心共行
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致真书院院长王惠文教授,从1月23日起,每天收集和分析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和信息。截至2月28日,通过持续的数据跟踪与分析,王惠文带领团队撰写并通过民建北京市委提交了12篇关于抗击疫情的社情民意信息。其中6篇被民建中央、中央统战部等采用并刊登。
座谈会分会场 记者 邸白鹭/摄影
结合高等院校人群暴露特征,空间与环境学院环境化学与毒理学实验室的女教职工和女研究生们在疫情防控期间联合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暴露风险防护手册——高等院校学生和教职工》,目前系列图书均已上线出版。
“北航的女教师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教研一线齐努力、健身美食个个强”,物理学院副教授、一线女教师代表金硕用“生娃”“群演”和“蹲厨房”“收惊喜”几个场景,生动地跟大家分享了学院女教师们各显神通,保质又高效地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的故事。
计算机学院专职辅导员王婧仪更是退掉了筹备已久的蜜月旅行,始终投入在学院战“疫”工作中,每日按时汇总掌握全学院的学生信息,近2000条学生台账她一一比对,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推动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传递温暖,守护担当,铿锵玫瑰共绽放
化学学院教师李红在湖北荆州家中、高等理工学院2017级本科生田语在湖北武汉家中与大家视频连线,她们表示,虽身在疫区,但是来自学校和学院、亲人和朋友的关心关爱,让她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到浓浓的爱意,感到北航大家庭的温暖,“隔离病毒,却不隔离爱,愿你安然我无恙”。
视频连线
后勤保障处副处长兼社区办副主任甘海珍在交流中表示,后勤社区工作是最基层的一线服务保障工作,吃、住、用、行,样样琐细而具体,女工们下沉到楼宇管家队伍,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发放给居民一封信;持续负责隔离区送餐和公共区域消毒工作;为了及时把通行单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加班到凌晨两点盖了10000个章……这些同志都是有责任有担当,平凡而优秀的女后勤工作者。
座谈会分会场 记者 邸白鹭/摄影
慰问一线教职工、对全校教职工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组织北京温暖基金会捐款、开展线上运动节等丰富居家隔离生活,学校工会也及时为奋战在学校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关爱和温暖。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有人说你们很光荣,我认为我们的工作和光荣无关,作为医生,永远不希望把荣誉建立在苦难之上。”校医院全科主任刘雷则在连线中与大家分享了女医护团队在预检分诊、长处方服务、关爱职工身体健康等方面做的大量工作,守护生命,捍卫健康,是全体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疫情防控期间,我校教职工家庭新添了8位小北航,带来生命的喜悦。”校党委书记曹淑敏在讲话伊始对她们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并代表学校对2814名女教职工、7411名女同学致以节日的问候,特别对现在湖北地区的23名女教职工和248名女同学表示诚挚地慰问与衷心地祝福,“你们是学校最大的牵挂!”
校党委书记曹淑敏讲话
曹淑敏表示,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学校贯彻“关爱师生、保护校园”的总方针,全校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积极配合,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这其中女教职工和女同学们的贡献是独特而重大的,湖北的师生、参与疫情防控的290名女后勤职工、校医院的88名女医护人员、担任网课“主播”的女教师们、女研究生教辅们……北航女性的身影活跃在与学生云端相聚的课堂中,活跃在科研、管理、服务的岗位上,每一位北航女性都扬巾帼之志、聚巾帼之力、显巾帼之美。
对进一步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曹淑敏向广大北航女同胞们提出三点希望,要立足岗位,做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的战斗员;要坚定信心,做弘扬正能量的宣传员;要筑牢防线,做守住家庭和校园堡垒的监督员,北航参与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离不开所有女教工和女同学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心和扎实行动,你们彰显了北航的凝聚力,书写着抗“疫”的生动篇章。
温暖守候,静待春来,我们点赞所有北航女教职工和女学生的执着、奉献和勇敢,期待胜利时,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北航校园!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路上的北航“玫瑰”——北航举行迎“三八”妇女节女教职工、女学生代表线上座谈会
相关推荐
- 北航首封本科录取通知书寄出
- 计算机学院特邀中央党校党史专家为师生党员做党史专题培训
- 自动化学院首期“云上博论”暨学术论坛开幕式举行
- 士谔书院组织开展“四史导学”系列专题思政课
- 朱日祥院士做客北航大讲堂 讲述地球行星磁场与宜居性
- 传递爱与梦想 助力乡村振兴——北航蓝天之梯实践队寒假冬令营活动举行
- 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初心使命——离退休教职工党委组织老年党校学员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停电通知
- 我校与中国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首届北航艺术节“大师剧”系列首场演出《百年守锷》话剧上演
-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十一次专题学习会
- 第二届物理学院博士后创新论坛举办
- 北航在2021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中喜获佳绩
- 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帮助续八:2020年春季数据库在线培训与课程
- 亚太大学生小卫星SSS-1在轨运行座谈会召开
- 《人民日报》:让高校基层党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召开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恳谈会
- 传源书院举办2022年首届“源元步旦”新年晚会
- 微电子学院开展线上教职工学习日
- 海淀区委副书记孟景伟到北航社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公告
- 美育七系 花艺课堂——机械学院举办女教师插花课堂 03-16
- 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控制专场报告举办 03-15
- 士谔书院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专题报告 03-15
- 北航红十字会举办春季学期献血活动 03-14
高考招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