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林院士领衔的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北航新闻网3月10日电(航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共有200所高校的教师团队入选。我校苏东林院士领衔的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位列其中。
为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2018年首批认定了2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王华明院士领衔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以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隔四年,教育部开展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旨在组织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附: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事迹介绍
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记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
苏东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带头人。三十余年来,苏院士带领团队牢记培养红色工程师的初心使命,秉承着“矢志不渝、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电磁报国”的电磁魂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祖国的电磁兼容攻关第一线。这份精神跨越了一段段充满激情的峥嵘岁月,鼓舞着一代代电磁人砥砺前行。
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合影
自主创新科技自强 打造电磁兼容中国力量
长期以来,电磁兼容性设计是一个工程难题。对于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很难找到原因,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门“玄学”,而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苏东林院士深知这些关键技术是国外买不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做好基础研究,才能实现科技自强,形成电磁兼容中国力量。
“科研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苏院士说。为了拿到宝贵的试验场电磁环境一线数据,苏院士亲自带队,坚持冬战三九、夏战三伏,不辞辛苦地进行着外场电磁环境试验。2002年8月,苏院士在烈日炎炎下开展外场测试,连续数天的暴晒使她患上了阳光性皮炎。但她始终咬紧牙关,要将测试进行到底。连她的博士生都这样感叹道:“苏老师太拼了!我们大小伙子都要扛不住了,但苏老师却坚定地说‘不达任务,绝不撤退!’”
在一年又一年的奋力拼搏、埋头苦干中,团队在电磁兼容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在理论方法、工程应用和行业引领等方面做出系统性、开拓性工作。团队主持完成了多项电磁兼容工程任务,相关成果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并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5项、专著3部。
苏东林院士和其团队主要成员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师德榜样敢为人先 厚植情怀电磁报国
如何把这种“电磁魂精神”传递给青年教师呢?北航电磁兼容团队尤为看重师德师风的建设,强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贯彻落实“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团队的青年教师们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莫过于苏院士为他们讲授的“入职第一课”。从建校初师生集智攻关“十大工程”、宋丽川教授拜别母亲回国建设的感人故事,到我们身边的戴飞、贾云峰、李尧尧、陈尧老师奔赴工程一线的榜样力量,苏院士生动而充满激情的讲解,将报效祖国、服务国防的种子埋进了每个青年教师的内心深处。
经过多年努力,团队的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高校优秀党员、北航立德树人卓越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优秀教师队伍。团队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言传身教地激励学生们投身于国家和国防建设主战场。苏院士培养的博士生95%毕业后参与了国家重要领域研究工作,超过三分之二的研究生毕业后选择投身国家重要领域建设,团队培养了两百余名奋斗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国产航母等重大工程一线的电磁兼容技术骨干。
国庆阅兵式上,苏院士的学生激动地给她发来短信:“苏老师,学生参与的装备刚才经过天安门接受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检阅。犹记得您说我们参与的工作要服务国家,要做高精尖。这些教诲让我不忘爱国初心,牢记强军使命!” 这不仅是一名学生的心声,更是每个新一代电磁人的心声。
苏东林院士为学生们讲解装备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上下同心海纳百川 建设电磁兼容国家队
苏东林院士经常跟团队成员们说:“我们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在这样的教育和鼓舞下,团队成员屡次临危受命奔赴一线。2020年春节正值疫情严重时期,面对紧急任务,青年教师陈尧带领的试验团队毅然奔赴现场,出色完成了任务。
在“电磁魂精神”的指引下,团队形成了传帮带的优秀传统,鼓励年轻人勇挑重任,培育出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其中戴飞老师、吴琦老师等已经逐渐成长为电磁领域的青年英才,45岁以下青年骨干占比72%。与此同时,团队坚持开放包容,吸纳了包括国内外20多所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瞄准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持续推动我国电磁相关研究的快速发展。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芳华依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北航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必将继续传承电磁之魂,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用电磁梦助力强国梦!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苏东林院士领衔的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相关推荐
- 中法工程师学院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志愿者慰问座谈会举行
- 责任与使命
- 【挑战杯@北航】《中国青年报》:东道主全方位鼎力支持“挑战杯” 北航为精彩赛事献上冬日暖阳
- 我校召开分党委书记联席会 传达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北航实验学校小学部(北航附小)举行欢庆六一主题大队会
- 教学相长结硕果 导学育人开繁花——记2019年北航学院本科生导师制
- “停课不停学”,数学学院在行动之四——应用数学系党支部在行动
- 徐惠彬校长访问南特中央理工大学
- 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系列活动
- 自主学习我能行(一)之学业与发展支持中心——北航最高GPA团队直播答疑
- 京港大学摄影比赛通知
- 【纪念建党98周年】传承空天报国奉献精神,探索高校—街道联动党建新方法
- 未来空天技术学院/高等理工学院举行2022年寒假留校学生春节慰问活动
- “网络安全和网络可靠性”线上技术交流会暨北航零壹科学沙龙举办
- 材料学院“学习日”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党课
- 北航组织《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辅导报告会
- 中法工程师学院“企业开放日”活动举办
-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四次“学习日”学院领导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学习报告
- 【校庆@67周年】归航·奋进——北航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年校友返校大会
-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设计暨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结高级研讨班在我校举办
新闻公告
- 美育七系 花艺课堂——机械学院举办女教师插花课堂 03-16
- 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控制专场报告举办 03-15
- 士谔书院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专题报告 03-15
- 北航红十字会举办春季学期献血活动 03-14
高考招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