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武波教授做客知行讲堂 讲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北航新闻网4月9日电 (通讯员 李安琪)4月2日晚,知行书院2021年春季学期第一期知行大讲堂于主(M)201教室举行。外交学院英语系武波教授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主题讲座。
在讲座开始前,知行书院执行院长王亚为武波教授颁发了特聘导师聘书。讲座中,武波围绕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历史的时间线展开,分四个阶段讲述了我国文化的走出去大致过程与杰出代表。武波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大国力量的消长,着重对我国的书籍翻译以及外交翻译任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达了对我国文化输出与思想表达方式与方法的期许。
在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后,武波首先结合我国的历史发展,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我国的文化输出历程进行了讲述。第一个部分为1860年-民国初期,武波指出,在这个阶段,代表作有陈季同翻译的法文《聊斋志异》,在当地受到热烈欢迎。荷兰汉学家施古德认为该译本中的每个故事都“构成了一个民族的自身生活”,“完整的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评价其很好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内心世界。第二个部分为民国中期-1949年。在新文化运动结束后,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化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出现了宣传中华文化本身的著作,文化自信逐渐上升,翻译的作品大多带有进步色彩。第三个部分为1949年-1976年。在这个时期,翻译工作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成立了“国立编译馆”与“外交局”,负责相关政策的讲述。在此时期,《红楼梦》《毛泽东选集》《鲁迅选集》被相继翻译并且外传,让外国人士更好的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的变化。第四个部分为1976年至今,即文化走出去的“改开段”。随着国家实力的上升,文化的“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我国迅速与世界接轨,中国渴望了解世界,而世界也从未像这样急迫地希望了解中国。
讲座临近尾声,武波为同学们讲述了现代翻译学的时代要求。现代翻译学涉及文学翻译与外交翻译,武波指出翻译应以直译为主。较之于意译,直译可以更好的表达我国政策、思想核心含义,让外籍人士尽量不在语言上产生误解,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各种相关政策,助力我国文化的“走出去”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建设。武波表示,北航作为一所优秀的双一流大学,北航青年应当做好中华文化的宣传者,鼓励同学们在将来的各个工作岗位积极讲好中国文化,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审核:王亚)
编辑:贾爱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外交学院武波教授做客知行讲堂 讲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相关推荐
- “青春与祖国同航”——北航国庆70周年活动参演师生宣讲团首进思政课堂
-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化学学院程群峰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
- 交通学院轻量化材料技术亮相2021上海国际车展
- 自动化学院退休教职工第四党支部组织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
- 知礼尚德 明理修身——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2021-2022学年度开学典礼举行
- 锤炼党性 服务人民
- 我校举办2020年党外人士培训班
- 九三学社海淀区委第一届科技攻关交流会在北航举行
- 2020年“研究生十佳”评审答辩会举行
- 北航召开2021年研究生教育工作布置与交流会
- 多角度认知疫情 高效率把握时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展第三周线上“学习日”
- 北航3位教授、9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 “午时漫谈”:校长徐惠彬院士与新进青年教师代表亲切交流
- 深入推进融合发展 向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全面转型
- “青春明史,红心向党”党史学习专题研修班赴嘉兴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 北航苏州校友会换届大会举行
- 我校两部党员纪录片入选北京高校《初心?使命》党员教育系列片优秀作品
- 士谔书院组织开展“四史导学”系列专题思政课
- 北航举办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读书班辅导报告暨结业式
- 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青年小组与北航科研院党支部举行联学活动
新闻公告
- 美育七系 花艺课堂——机械学院举办女教师插花课堂 03-16
- 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控制专场报告举办 03-15
- 士谔书院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专题报告 03-15
- 北航红十字会举办春季学期献血活动 03-14
高考招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