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举办“促进大数据流通利用的公共政策”论坛
北航新闻网2月5日电 (通讯员 陈巍)2月3日,“促进大数据流通利用的公共政策——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对话”论坛在线上举办,该论坛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主办,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协-北航科技组织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协办。
本次论坛围绕“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任务,从促进数据资源高效流通与深度利用、促进北京市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角度研究探讨数字治理的公共政策。论坛邀请多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行业的科技企业创始人与从事数字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展开对话,实现产业界与学术界的直接对话与深入交流。
论坛上半场由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陈巍主持,下半场由研究基地科技产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铎主持。
研究基地主任谭华霖首先作了“知识产权视域下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题发言。谭华霖认为,这是一个数字经济时代,也是知识产权时代,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要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与大数据产业政策的对接,立足国家战略、法律逻辑、制度构建三个视角,构建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知识产权及数据治理公共政策与法律法规,促进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研究基地副主任、北航法学院兼职教授,91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许泽玮作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思考”主题发言。许泽玮分享了参加2021年北京市“两会”的心得体会,认为要抓住北京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两区”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结合北京市“三城一区”各自独特的定位探索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心和特色。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北航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王德庆作了“科技资源大数据的产业应用”主题发言。他从科技资源大数据的发展现状、用户需求、产品架构、核心优势几个方面介绍了产业应用情况,指出通过科技资源大数据的产业化应用能够为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本地高科技产业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避免了盲目低效决策。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余旸作了“工业互联网的困境与出路”主题发言。他结合自身从大学教授到大数据企业创始人的创业实践,分享了大数据对传统行业颠覆性影响的经验,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每个行业形成颠覆式影响,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目前存在的一个困境是数据的不流通,缺乏促进数据流通的有效规则制度。
远东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秋岭作了“营商环境与大数据产业发展”主题发言。他认为,要培育第三方评估市场,鼓励第三方评估机构公开评估体系、评估过程、评估结果,重视营商环境评估结果对改革的导向性作用;要尊重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将评估结果转化为政策和实践,提高大数据产业的营商环境便利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作了“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建设方案”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数据作为与土地、资本并列的市场要素,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推动数据资源高效利用,并进一步分析了跨境数据流动监管的试点问题、公开信息形成的大数据的产权问题、数据的开放问题、数据资产交易评估问题和科技人才大数据问题。
北航科研院基础与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张凤,91极扬智库理事长苏毅,玉海教育科技创始合伙人沈路宁,北航法学院副教授裴炜,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崔一喆,高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谢秋荣,北航法学院助理教授乔博娟,北航法学院助理教授、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赵精武,北航法律事务室副主任贾明顺先后作了讨论发言,分享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论坛历时三个半小时,通过产业界与学术界对话,引发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限度等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为研究基地未来的数字经济政策研究明确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据悉,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委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的智库型研究机构。研究基地未来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更大规模和层次的研讨会,形成“北京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条例专家建议稿”、“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方案专家建议稿”等立法建议,为北京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更大力量。
(审核:龙卫球)
编辑:贾爱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举办“促进大数据流通利用的公共政策”论坛
相关推荐
- 【聚焦·学校中心工作】专访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党政负责人
- 【抗疫故事】前线的她传来好消息:我一切都好,大家放心!
- 空间与环境学院符慧山教授课题组在Geophys. Res. Lett.发表封面论文
- 关于转发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2020年春运集中办理学生往程票工作通知》的通知
- 四川省副省长李刚一行来北航调研座谈
- 光电所博士生党支部和知行书院本科生开展两会及民法典专题学习
- 我校召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十六次专题学习会
- 北航教职工男声小合唱《回娘家》获BTV“芳华归来”比赛第二名
- 航空学院师生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大学击剑交流赛举办
- 新华社:一曲东方红 唱响中国航天50年征程
- 【纪念建党98周年】传承空天报国奉献精神,探索高校—街道联动党建新方法
- 【校庆@67周年】第三届“为民可靠性论坛”学术报告举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7项全国创新争先奖 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 图书馆党总支和航空学院气动弹性学生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
- 机关党委举办青年党员党史学习读书班
- 缅怀先辈报国志 陀螺精神永传承——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联合士谔书院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
- 【挑战杯@北航】《中国青年报》:“挑战杯”三十年足迹
- 【疫情防控】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院路校区校门管理的通知
- 软件学院多措并举,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延期开学不停学工作
新闻公告
- 美育七系 花艺课堂——机械学院举办女教师插花课堂 03-16
- 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控制专场报告举办 03-15
- 士谔书院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专题报告 03-15
- 北航红十字会举办春季学期献血活动 03-14
高考招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