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航空学院教师在《Nature Astronom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北航新闻网10月23日电(通讯员 黄晨阳)北京时间10月20日,我校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于洋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Astronomy》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Reconstructing the formation history of top-shaped asteroids by the surface boulders distribution》(中译:根据表面巨石分布重构陀螺型小行星的形成历史),揭示了太阳系一类陀螺型小行星表面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0-01226-7)
点击上图查看论文原文
小天体是从太阳系形成之初就存在的“剩余材料”,记录了太阳系早期的状态信息,可以为探寻行星的演化乃至生命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小天体形貌的演化过程存在丰富的动力学现象,近十年天文观测、深空任务的新发现,使得“陀螺型”的小行星在行星科学的研究领域备受关注。这类小行星通常拥有鼓起的赤道脊,外表形似旋转的陀螺。如此众多的小行星都具有这样独特的形态(图1),暗示了太阳系中可能存在某一普遍机制促进了陀螺地貌的形成。过去三年时间里,日本的隼鸟二号(Hayabusa2)与美国的冥王号(OSIRIS-REx)分别对其中两颗陀螺型小天体“龙宫”和“贝努”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探测,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线索来揭开这一问题的神秘面纱。探测数据表明,这些小行星表面覆盖一层松散的碎屑,其上散布诸多尺寸超几十米的巨石,呈现出典型的“碎石堆“地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它们除了独特的陀螺形貌外,表面散落的巨石似乎也有着普遍的规律:极地存在上百米尺寸的稳定巨石;中纬度的巨石均有一定程度倾斜,并陷入风化层若干米;而赤道区域的巨石丰度远远少于其他区域。由于这些巨石的尺寸决定了其与小天体本身的形成时间相当,在太阳系的漫长演化中其与小天体共同演化,因此这些巨石构成的地质遗迹必定记录了小天体的地质演化乃至起源线索。
图1 太阳系内已知的陀螺型小行星
本文从这一地质特征入手,发现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YORP)效应可能是诸多小天体最终演化为陀螺型的幕后推手。课题组使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天体颗粒动力学软件DEMBody,建立了数百万颗粒精度的小天体地表模型,模拟了在YORP效应作用下,小天体在亿万年尺度上缓慢加速旋转的过程。结果表明,自旋加速所引起的离心力增大使得中纬度附近的颗粒层逐渐不稳定,最终滑移并沉积于赤道区域,形成鼓起的赤道脊;而在这一表面重塑过程中,地表巨石也随之蠕变移动,位于高纬度的巨石维持稳定,中纬度的巨石陷入下方的“流沙“中,赤道区域的巨石则被来自中纬度的沉积物完全掩埋。这一风化层-巨石耦合演化机制解释了陀螺型小天体的主要地质特征,显示了YORP效应在小天体地貌演变中的重要作用(图2)。
图2 小行星在YORP效应下的演化过程
该论文团队为我校航空学院于洋副教授组建的联合研究团队,成员包含来自清华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法国蓝色海岸天文台的知名学者,团队近年来在天文学著名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Icarus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19年12月在航空学院111引智基地支持下,团队成员Patrick Michel教授曾应于洋副教授邀请来北航访问讲学,并开展本项目方向的合作研究。
这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的大力支持。
(审核:林贵平)
编辑:贾爱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航空学院教师在《Nature Astronom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软件学院教工党支部“学习日”参观“今日北航”专题展览
- 北航“21天光盘打卡行动”启动仪式暨第四届“十二道航味”美食评选活动举行
- 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与校医院药技护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
- 汗水中的成长
- 我校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师生受邀参加第四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
- 动力学院领导走访宿舍与同学们交流谈心
- 我校本科生在首届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大赛中喜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
- 数学科学学院开展“落实消防责任 防范安全风险”消防培训及演练活动
- 关于开放学院路校区南3门的通知
- 探索与实践“研究性”课程教学 提升研究生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写在北航首批研究生教学“研究性”示范课程系列报道结束之际
- 北航航小萱工作室团队荣获“百个优秀网络正能量建设者”
- 我校五位同学获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 我校举办“智能+”系列学术交流研讨会
- 讲述航博历史,厚植报国情怀——韩国军老师做客北航故事汇
- 凝聚青春正能量,众志成城抗疫情——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开展首日教育活动
- 空间与环境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赴通州开展主题学习日活动
- 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士嘉书院举办党史学习主题博雅讲座
- 士嘉书院组织开展数分课程助教与辅导员、学习委员座谈会
- 《光明日报》头版报道我校高镇同院士:研究“疲劳”的勤奋之人
- 北航学子在第九届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喜获一等奖
新闻公告
- 美育七系 花艺课堂——机械学院举办女教师插花课堂 03-16
- 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控制专场报告举办 03-15
- 士谔书院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专题报告 03-15
- 北航红十字会举办春季学期献血活动 03-14
高考招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