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研团队在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研究中取得进展
北航新闻网3月23日电(通讯员 陶飞)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批准号:61227902)的资助下,我校房建成院士、江雷院士及樊瑜波教授等组成的北航交叉学科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褚君浩院士团队、山西大学张天才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春儒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刘伍明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纪峰研究员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了一套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实验研究装置。
基础物理学中的电偶极矩测量、脑科学与地质学研究、高精度惯性导航等领域的突破需要超高灵敏的磁场与惯性测量装置。基于原子自旋效应可实现对磁场与惯性超高灵敏的测量,其理论灵敏度可大幅超越现有方法所达到的精度。项目组深入开展了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技术研究,创新性地突破了高压抗弛豫碱金属气室、高性能低噪声磁屏蔽与磁补偿(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8668799)、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自旋精密极化与检测(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a/abstract/10.1103/PhysRevA.94.052705)、金刚石色心自旋量子态操控与检测(论文链接: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e/abstract.cfm?uri=oe-27-8-10787)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了一套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实验研究装置。该装置包括三个子平台: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测量平台、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惯性测量平台以及结构限域介质材料与内嵌原子操控惯性测量平台。经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和国防科技工业弱磁一级计量站的第三方测试,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测量平台的磁场测量灵敏度达到0.089fT/Hz1/2@30~39Hz,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惯性测量平台的惯性测量灵敏度达到6.8E-8o/s/Hz1/2@85~94Hz,结构限域介质材料与内嵌原子操控惯性测量平台的惯性测量灵敏度达到4.6E-5o/s/Hz1/2@3.4~3.6Hz。三个平台的指标均高于国内外公开报道的最高指标。
(a)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测量平台(b)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惯性测量平台(c)结构限域介质材料与内嵌原子操控惯性测量平台
图1.项目研制的基于原子自旋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实验研究装置
项目研究成果已陆续付诸应用,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例如,在本项目相关成果的牵引下,团队承担了科技部等部门的重大项目,研制的小型化原子自旋陀螺仪原理样机(论文链接:https://aip.scitation.org/doi/abs/10.1063/1.5018015),其漂移指标达到目前公开报道的最好水平,为长时间高精度惯性导航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超高灵敏磁场测量技术研制出高灵敏微小型SERF原子磁强计和集成脑磁心磁功能成像研究装置,用于儿童自闭症等大脑发育性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大脑神经外科手术术前评估、以及基于超高灵敏心磁图测量的心脏疾病的评估等医学研究,该装置有望部分代替功能性核磁共振和超导量子干涉脑磁图仪,为人体运动/静止状态下心、脑疾病的非侵入快速诊断提供新一代功能性成像装备;基于SERF超高灵敏惯性测量技术,创新性提出其用于测量自旋和速度相关的新型相互作用力,并在实验上大幅提高了测量灵敏度(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1.261803);以本项目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实验研究装置为基础,瞄准大科学设施建设,后续将继续在之江实验室研制下一代更高灵敏度的科学研究装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领域相关技术的加速发展。
(a)应用于集成脑磁、心磁功能成像的研究(b)应用于新型相互作用力测量的研究
(c)研制的小型化原子自旋陀螺仪原理样机
图2. 项目应用情况
(审核:王荣桥)
编辑:贾爱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科研团队在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磁场与惯性测量研究中取得进展
相关推荐
- 停水通知
- 北航与航空工业签署协同创新合作协议
- 心怀报国志 奋进向未来——北航2021-2022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 北航学子在UPINLBS 2019国际会议中斩获室内定位比赛特等奖
- 在战疫中总结与提升——数学分析课程群在线教学模式探索
-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来我院交流学生工作
- 士谔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武装部党支部“学习日”参观“今日北航”主题展览
- 计算机学院召开全院教师大会暨人才培养工作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在京津冀本科毕业设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 师生联合云党建 教学科研不停线——流体传动与控制中心师生联合“学习日”
- 采撷一缕书香 践行环境育人——冯如书院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 航空学院师生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航空强国中国心”校企师生交流系列活动举行
- 未来航空发动机协同设计中心揭牌 校企协同强化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力量
- 2021年驭远学术论坛首期交叉学科分论坛举办
- 北航男排喜获2020年首都高校排球联赛(甲组)冠军
- 北航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班高等教育专题辅导报告
- 2021年校机关公文写作实训班培训结束
- 清华大学赵千川教授做客2021年首场自动化大讲堂 讲述建筑设备智能化控制
- “三进两出”看一流之漫谈论文质量与学术评价——自动化学院开展“党建促科研 科研强党建”系列活动
新闻公告
- 美育七系 花艺课堂——机械学院举办女教师插花课堂 03-16
- 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控制专场报告举办 03-15
- 士谔书院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专题报告 03-15
- 北航红十字会举办春季学期献血活动 03-14
高考招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