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举行
11月2日至3日,“新中国七十年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大学、国防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百余位经济学家、学者出席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与管理研究》等多家媒体和期刊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崔学刚主持,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分别致辞。
开幕式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致辞
《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致辞
主题报告环节,南开大学张仁德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先后所经历的两次伟大的所有制改革,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运用和重大发展。武汉大学郭熙保教授认为发展经济学应该使用长期动态分析方法,采取结构性分析思路,注重发展问题的综合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贾根良教授对后发优势概念的进行了正本清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家勇教授提出经济的长期较快稳定增长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天津师范大学李家祥教授提出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经历了五个演进阶段。吉林大学教授宋冬林强调,东北振兴的要义在于增长的持续性、发展的协调性、改革的深入性和开放的全面性。复旦大学教授孟捷认为阶级斗争和国家竞争是除生产力系统的自主变化外推动生产方式演变的两大直接动因,国家理论是一切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四川大学张衔教授质疑了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认为应该重新回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汲取营养,创造绝对优势的物质技术基础。浙江大学丁堡骏教授认为,《资本论》的逻辑是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及其历史和未来发展的逻辑,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剩余价值规律及其未来发展的逻辑。四川大学教授蒋永穆指出在高质量精准脱贫中需要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北京师范大学沈越教授认为中国在未来的创新模式中,需提升个人和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逐步降低政府的主导作用。
林木西、张仁德、郭熙保分别做主题报告
贾根良、胡家勇、李家祥分别做主题报告
宋冬林、张衔、丁堡骏分别做主题报告
孟捷、蒋永穆、沈越分别做主题报告
2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就“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三个分论坛主题分别进行讨论,指出新中国经济发展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要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与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境界。
刘茂松、邓向荣、黄铁苗就三个分论坛主题分别进行讨论
3号上午继续进行大会主题报告。辽宁大学林木西教授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遇到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区域经济在形成新格局。复旦大学周文教授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谢富胜教授认为在新时代主要矛盾下应当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南开大学刘凤义教授指出提高劳动力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应该提高劳动力再生产质量。天津师范大学吕景春教授归纳了建国70年来每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后。中央民族大学张丽君教授提出东西扶贫协作治理模式是边境民族地区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拓宽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治理的重要手段。黑龙江大学乔榛教授回顾了70年对东北发展历程,解释了东北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同济大学林善浪教授认为中国目前身处经济社会结构变革时期,城市群结构、空间结构正在经历大重组阶段,影响产业结构、规模等级的重要因素是地方品质。北京大学付才辉教授从更大的历史时间视野阐释新中国70年的成就。南开大学梁琪教授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应该构建为人民服务的金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吉林大学李政教授从一个新视角解释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戚聿东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也恰逢国有企业改革40年,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坚持整体渐进改革观,同时注重改革路径的优先序。
何自力、周文、谢富胜分别做主题报告
刘凤义、吕景春、张丽君分别做主题报告
乔榛、林善浪、李政分别做主题报告
付才辉、梁琪、戚聿东分别做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庆典结束不久和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的重要时间节点召开的学术大会,对于总结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举行
相关推荐
- 北国剧社两部作品荣获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最佳戏剧奖
- 环境学院师生党员前往山东崔杨抗日战争纪念馆学习“大刀精神”
- 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远程答辩工作顺利完成
- 北师大举行2018级本科新生军训开训典礼
- 教育教学大讨论课程建设调研组召开“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课程建设”的研讨会
- [观点]韩晶:“减碳”须遵循绿色转型规律
-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十一届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召开
- 董奇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局长Mmantsetsa Marope博士一行
- 陈丽到物理学系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 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座谈会
- 第五届教育监测与评估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 政府管理学院二级党校赴延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学习
- 北师大辅导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涂清云参加教务部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北师大刑科院与联合国毒罪办联合主办反恐国际会议
- 孙昌璞院士在北师大开设《高等量子力学》课程
- 北师大教育学部举行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研究成果发布会
- 珠海校区:遵循“知情意信行”的发展规律,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
- 第五届教育监测与评估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 北师大组织教职工赴密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