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文旅演艺剧网络传播力报告》发布会举行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3月12日,《2021年中国文旅演艺剧网络传播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北师大田家炳艺术楼何思敬讲堂举行。该《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院长戴斌,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白雪华,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李嘉,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书记、数字表演仿真实验室主任丁刚毅,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左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冬生,以及业界代表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公司董事长沙晓岚、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谷雨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报告发布会。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忠担任本次《报告》发布会发布专家。
《报告》首次系统地提出“文旅演艺剧”的概念,前期通过大数据挖掘抓取了1000多部样本进行多维度考量,最终筛选出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26个省市演出的144部文化旅游演艺剧的网络传播力进行评估。
《报告》从旅游导向、文化导向、品牌IP导向三个维度按照专家法构建指标体系对百度资讯、新浪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携程旅行六个平台中的数据进行综合模型计算分析得出文旅演艺剧网络传播力综合指数与排名,形成2021年中国文旅演艺剧传播力榜单,客观呈现文旅融合背景下文旅演艺剧的网络传播效果。《报告》显示,在网络传播力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剧目依次是《只有爱·戏剧幻城》《丽江千古情》《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印象·刘三姐》《知音号》《三亚千古情》《宋城千古情》《又见·敦煌》《又见·平遥》《驼铃传奇》。
周作宇在致辞中指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文化和旅游工作大有可为。北京师范大学有深厚历史积淀和文脉,是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将一如既往心怀国之大者,将发挥学校优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对话,以新时代文化传播者为己任,高质量推动事业发展,为文旅产业积极赋能。
戴斌主要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以演艺为代表的文化娱乐是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二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让旅游成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全新动能。因此,要解决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问题,要深化文化旅游演艺剧的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演艺剧的类型和范围,在产业化的轨道上构建旅游与文化的新场景。
白雪华主要从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达成的战略合作基础出发,表示未来将会把文旅演艺剧这种高质量的供给内容填充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同时也会与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各项工作深度结合。
肖向荣从《报告》的研究意义、指标排名和特征分析三部分出发为本次报告发布会做主旨报告演讲。
肖向荣认为,文旅演艺剧目前呈现两个矛盾:一是不断提升的人民精神需求与相对固化的文旅演艺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二是文旅演艺产业略显单一的传播方式与新型的互联网传播渠道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
通过对《报告》分析看,品牌IP系列剧传播力较高。剧目联动形成品牌效应,团队优势明显、宣传经验丰富,在演艺作品等整体传播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重要影响;在传播主体策略分析方面,各平台的个人用户成为文旅演艺剧宣发的重要传播主体,旅游、文艺、戏剧等细分领域的意见领袖能够正向提升文旅演艺剧的关注度,在粉丝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较强的影响力。从传播平台来看,不同平台在产品属性、算法推荐等方面各有特色,也使得同一剧目在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有较大差异。
同时,《报告》指出,文旅演艺剧体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精品项目却依旧稀缺,马太效应较为凸显,演艺作品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对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挖掘不足,演出质量良莠不齐;从产业方面看,文旅演艺整体产业链不够完善,有大量优秀的山水实景旅游资源并未完全开发,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文旅演艺剧的存活期相对较短;与微博、百度、携程等资讯平台相比,文旅演艺剧官方对快手、哔哩哔哩、抖音等新型短视频平台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从演艺形态方面看,随着目前国内文旅消费呈现年轻化、国际化趋势,审美水平和对产品要求不断提升,大多数的文旅演艺剧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整体显示度不够,对消费者审美和互动体验感方面重视不足,整体呈现出不相适应的矛盾。
他还表示,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层次融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从艺术与科技的交汇领域发展出新的道路,延伸与丰富文旅产业链的发展,规范和推动中国文旅演艺剧品牌排行榜的设立。系统、整体、全方位地关注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张洪忠为本次发布会联合发布人。《报告》挖掘百度资讯、新浪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和携程旅行六个媒体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他从《报告》的研究方法入手,详细阐释了报告选取平台的权重指标、算法公式及传播策略的分析。
本次发布会汇集了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对新时代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进行了圆桌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主持
丁刚毅认为文化科技中最核心的概念是融合,同时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文旅演艺剧要想在认知层面上应当根植文化的根。
谷雨作为平台的代表,选了几部文旅演艺剧在B站的二次传播情况,提出文旅演艺剧在未来的传播发展更应该重视和平台的整体互动。
任冬生表示传统文旅演艺剧从硬装备到现在开始更多地关注小型化、区域化,甚至于城市化或者是特定的空间化,是一个巨大的转型和转向。
李嘉结合东城区的文化长期规划,提出文旅演艺产业应当在盘活空间,更新业态,利用资源方面为城市更好地赋能。
郑俊杰认为文旅演艺产业除了创意之外,应当对商业模式、运营布局,尤其在对于大众和特定人群细分市场,为产品赋能转换。
崔震提到文旅演艺剧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利用技术,也应当深耕平台来精准服务用户的需求来提升口碑营销和进行大量的有效传播。
左衡从报告的延伸谈到了文旅演艺剧产业形态的延伸,认为文旅演艺剧未来的发展可以从线下的依托于景区和旅游空间延展成为另外一种叙事性的产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1中国文旅演艺剧网络传播力报告》发布会举行
相关推荐
- 北师大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会议
- 北师大开展实验室安全夜查行动
- 首期传统文化体验阅读学堂开课
- 驻意大利使馆举行线上国庆招待会 北师大孔院送祝福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副校长一行访问北师大
- 孙红培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调研
- 第二届“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年度盛典举行
- 北京师范大学Newsletter第三期正式发布
- [论坛]第五届人类脑智发展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 北师大举行“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四个自信”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动员大会
- 学校举办2020年春季首场线上双选会
- 教育学部赴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开展“十四五”教育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实地调研
- [观点]一带一路学院教授、波兰前副总理:理性务实创造中国奇迹
- 北师大开展2019级学生事务助理聘期考评工作
- 第三届首都经济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 [预告]03.20 巨变时代下的职业挑战,你准备好了吗?——与青年英才们对谈
- 北师大举办2018级学生事务助理聘期述职考核会暨十佳学生事务助理评选会
- CCTV9央视纪录频道《育见未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探索未来教育新生态
- 北师大再获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优秀研究基地等荣誉
- 北师大实验幼儿园举行足球特色项目启动仪式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