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瞿林东:展望2022年中国史学的发展
展望2022年中国史学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一是加强对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成就的研究。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重要论断,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等,这些都跟马克思主义史学关系极为密切,需要结合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和中国史学作出进一步的阐述,以丰富和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攀登至更高的境界。
二是民族史和民族史学研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科学论断和重大国是,关于中华民族史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必将有新的研究成果不断面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提出,要把中国史学史写成多民族的史学史。近40年来,史学史研究者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努力,在一些中国史学史著作中,增加了对民族史学的论述。2018年和2020年,先后出版了《中国民族史学史纲要》《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两部专著,展示出中华民族史学的特色和风采,也为中国史学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三是对中国古代史学遗产中的重大问题作出理论性的总结和分析研究。“三大体系”建设的要求之一是继承性和民族性。中国古代史学的丰富遗产,是实现继承性和民族性的宝藏。在这方面,史学界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梳理重大问题和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近来,中国学者注意到西方史学界对历史理论的关注,这一史学现象在2022年的发展趋势,仍是中国史学应当研究的重要问题,并在中西比较中进一步提升自我,彰显中国学者的话语权。
本文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12月30日。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gs/zgs_jl/202112/t20211230_5386165.s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观点] 瞿林东:展望2022年中国史学的发展
相关推荐
-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20级港澳台学生“木铎训练营”结营仪式
- 叮咚!这里有一份云端师大校报请查收
- 政府管理学院2021年度党建工作交流大会暨党支部书记述职会召开
- [研讨]第七届全国影像史学学术研讨会聚焦历史学“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 北师大召开京师特聘岗位聘用工作部署会
- [研讨]“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 研讨会在北师大举行
- [成果]《青藏高原历史文献集成》正式发行
- 北师大总务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
- 图书馆党委组织参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
-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实验室安全文化月开幕式举行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来北师大调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韧性城市若干风险防控管理研究”启动会召开
- 北京师范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召开年度总结会
- 第五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音乐周开幕式暨“双一流”综合类高校音乐学科发展院长论坛举行
- [观点]进博会声音:抵制单边主义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
- “名人大讲堂”刮起盛唐风 于丹妙语还原最有人情味的李白
- [预告]05.06专家讲座|李正荣:从古希腊神话的“瘟疫模型”说起
- [研讨]深度解析中国电影海外网络传播效果:2021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发布会举办
- [研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举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网络学习研讨会
- 历史学院举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论坛:唯物史观与中国古代史研究”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