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的音乐与舞蹈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博士论坛在北师大举行
12月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美育视域下的音乐与舞蹈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博士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举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徐洪,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全国艺术教育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以及艺术与传媒学院各个专业的教师和博士研究生近200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璐主持。
董奇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学生美育素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美育仍是当前教育工作的短板,需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相关学科专业,既要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更肩负着培养优秀中小学美育教师的使命,要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服务国家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他指出,要培养好中小学美育教师,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美育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北师大相关学科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小学美育的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希望更多的相关专业研究生走出图书馆、实验室,深入中小学校美育一线,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致辞
王登峰在致辞中,围绕“美育是什么”展开,深刻解读了美育精神。他强调,从整个教育来说,体育是基石,美育是磨刀石。美育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以美育人,要用能够给人们带来美感的事物去影响人;以文化人,即用一种能够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用美的事物去实现对人的言行的塑造。王登峰针对如何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提出了三条实施路径。第一,美育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具体体现在教会、勤练、常演环节。第二,要全面强化师资、场地、器材等条件保障,推动一场改天换地的办学条件改革。第三,要改变评价体系,美育的评价要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校长的绩效和政府的绩效挂钩,真正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美育水平。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致辞
肖向荣在发言中从为何要做美育、美育如何来做、美育的价值如何重构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他指出,要打破互联网时代自主式的美育循环所带来的美育偏狭和技术裹胁,在互联网大环境中坚持清醒的认知,为健康的、美好的中国未来培养人才;北师大艺术学科将整合多学科的优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及新时代艺术人培养的要求,集结多方力量共商美育学科的未来发展;真正用美育去服务更多的人,实现美育的价值重构,实现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发言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以“近期国家美育和艺术教育文件精神学习体会”为题,结合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及宏观政策方面阐述了国家对于美育发展的整体目标及思想原则,并结合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的“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工作”进行了美育环节的分析解读。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发言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吕艺生以“简谈新型舞蹈美育人才”为发言主题,从舞蹈美育人才是美育工作的急需、舞蹈美育人才与舞蹈专业教育人才的区别、舞蹈美育人才是新型人才三个部分,进行了关于新型舞蹈美育人才培养的分享,并用“四个足够”定义了什么是新型美育舞蹈人才:要有“足够的舞蹈专业知识和能力,足够的艺术修养,足够的文化修养,足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吕艺生发言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以“守正创新:新文科、课程思政与审美价值论”为题,从 “新文科、课程思政、审美论”展开,结合“守正创新”的文化理念,进行了美育视阈下教育教学建设的阐述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发言
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以“迎接美育时代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为发言主题,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切入,强调基础教育中的美育重在提高国民的音乐审美素养,学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学生应清楚自我定位。
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胜以“历史继承性与文化适应性:当代美育理论建构的两面”为主题,认为美育建构应从生活现实出发,为人们提示生命发展的价值旨趣,为人们在精神养成层面提供克服和超越现实有限性的审美途径,实现对于人类美育思想观念的历史集成性。
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胜发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以“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与师资培养”为发言主题,结合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分享了清华大学美育教育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理念,就综合类高校对美育教师的人才需求及课程建设需求等进行了探讨。
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宏锋以“新时代音乐教学体系的‘中国情怀’——立足传统音乐史论研究的音乐教学体系反思”为主题,探讨了从教学内容切入重构美育价值的思考,提出要在美育教育实践特别是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诉求,在把握好中西关系、古今关系、雅俗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激发美育的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宏锋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璐主持
在本次论坛的“舞蹈”与“音乐”两个分论坛上,代表们就美育学科建设新路径、高校美育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新模式、音乐与舞蹈学教学体系新探索、美育与学科思政及艺术、人文与科技新融合等话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探讨。分论坛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副教授王杰、音乐系系主任朱杰和音乐系副教授蒯卫华主持。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苏娅、中国音乐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郭彪、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征等作为学术点评人,对代表发言做了精彩点评。
舞蹈分论坛
音乐分论坛一
音乐分论坛二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与舞蹈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博士论坛在北师大举行
相关推荐
- [预告]11.25讲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导航“高科技”
- [研讨]立足传统史学研究成果 提高虚拟仿真教研水平——第六届全国影像史学学术研讨会引领历史学科新文科“金课”建设
- [成果]北师大全球院田怀玉团队在《科学》发文定量化评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最初50天内中国传播控制措施的效果
- 北师大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
- [会议]2020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举行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研究”预期成果“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1949-1978)”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 图书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支部书记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年度校友工作会议召开
- 北师大举办2020级新生辅导员岗前培训
- “2019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在北师大举行
- 北京师范大学获批建设教育部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
- 北师大艺传学子在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中获奖
- [成果]全球水资源短缺区域中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将导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难以顺利实现
- 北京师范大学教代会、工会2021年度工作部署会召开
- 胡智锋:致疫情中的学界与业界
- 图书馆召开2021年暑期工作研讨会
- 第一届“亚太国际音乐治疗论坛”在北师大举办
- [观点]庞丽娟等:乡村教师亟须这些政策关注
- 北师大副校长周作宇带队赴上海兄弟院校调研
- [观点]罗振男:大思政课,在“双奥之城”生动打开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