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北师大教师参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撰写
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发布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名为《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第一工作组报告是IPCC AR6的第一部分,由全球234名作者完成,其中我校地理科学学部效存德教授(第9章“海洋、冰冻圈和海平面变化”主要作者召集人)、龚道溢教授(第2章“变化中的气候系统”主要作者)参与了编写。此外,系统科学学院崔雪峰教授参与了第二工作组报告的编写。
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IPCC每5-6年发布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和未来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就人类社会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提出可能对策。IPCC发布的报告直接推动了国际气候谈判的进展,并对国际公约的签署和通过,以及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的建立、完善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直接推动了1992年联合国里约气候会议的召开,会议签署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机制的起源。2014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更多观测事实证明了全球继续变暖,解析了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和全球尺度的气候变暖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了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提出了全球温升不超过2℃所需的条件,对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制定的2℃全球温控目标提供了依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成果]北师大教师参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撰写
相关推荐
- “京师新传”健康传播暑期国际工作坊在北师大举行
- 北师大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举行博士生、博士后座谈会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北师大开幕
- 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获第十四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 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获批中国国际扶贫中心2020年度课题
- [通知]2020年“奔向莫斯科”俄语奥林匹克竞赛报名通知
- 校友陈松蹊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学习延安精神 弘扬革命传统?——北师大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总支赴延安开展专题教育培训
- 梁振华教授编剧作品《春天里》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应急项目 “新时代科学基金运行与管理研究”交流研讨会在北师大昌平校园举办
- 波黑前总理致信中国:中国战“疫”必胜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
-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实验室安全文化月开幕式举行
- 北师大学子倾情讲述“我和祖国的故事”
- [观点]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北师大特聘教授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后疫情时代的政府运作方式将发生改变
- [通知] 第四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招募启事
-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2019)在北师大举办
- 北师大校友会召开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 [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师林琳与合作团队在Nature发表快速射电暴最新研究成果
- 北师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学实践演出——大型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上演
- 资产经营公司召开人力资源体系建设项目启动会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