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首场“科学家讲坛”在京师学堂开讲
5月19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创办的“科学家讲坛”首场讲座在京师学堂京师厅开讲。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中科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科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杨玉良院士应邀作了题为“科学研究中的师承关系——兼议研究生培养”的专题讲座。教育学部、物理系、化学系、环境学院、文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近百位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珠海园区师生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主持。
朱旭东在致辞中提到教育学部开设科学家讲坛的初衷,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科学家讲教育,解决“教育的科学化”问题,教育的科学化不仅是教育和科研本身要有科学的手段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如何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中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科学家讲坛启发师生思考如何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
杨玉良院士以经典师承案例为引入,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提出科学界师承关系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学派的形成是师承关系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师承关系是科学发展的要义,是青年科学人才培养最为有效的途径。杨玉良继而从实施本科通识教育、改革招生制度、鼓励跨学科招生、提倡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等十一个方面,阐述了面对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诉求,他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观点和看法,深深吸引了在场听众。 最后,他表示,比较研究很有必要,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情况来开展有关中国的科学界的师承研究,对未来科学家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讲坛不但为师生们提供了和科学家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引发和启迪了师生对师承关系和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师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家讲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邀请中科院、工程院及国内高校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工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的院士、科学家走进北师大,讲述他们的故事,播撒科学的种子,弘扬科学精神。通过近距离与科学家交流,让教育学部师生了解科学家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如何促进科教融合,更深切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务实奉献的科学精神,学习科学前沿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为教育更好服务科技创新提供新视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教育学部首场“科学家讲坛”在京师学堂开讲
相关推荐
- 校领导与2018届毕业生集体合影
- 校领导赴河北参加选调生工作座谈会并与北师大选调生座谈
- 北师大王秀梅教授就解读香港国安法接受人民日报采访
- 资产经营公司组织参观“提高政治站位 落实主体责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主题展览
- [观点]张志勇:“双减”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格局整体性变革
- 资产经营公司组织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 教育部机关服务中心调研北师大总务工作
- 北师大召开2020年全校统战工作会议部署视频会
- [研讨]外文学院教师参加俄语教师技能提升工作视频会议
- 涂清云赴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调研
- 李晓兵组织召开部分学部院系就业工作推进会
- 周作宇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 北师大新增一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成果]北师大物理学系教师张建辉与合作者在《现代物理评论》发表“大动量有效理论”综述文章
- 北师大“发展中国家硕士项目”学员赴珠海会同古村调研
- 中国VR/AR创作大赛优秀作品线下展映在深圳举行
- 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座谈会
- [预告]10.30《铎声讲堂》第32期丨欧阳江河:诗歌写作中的词与物关系问题
- 北京师范大学线上举办第十一届“相聚之歌——北京留学生之夜”
- [预告]03.24专家讲座|知识产权与创新——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