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万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在危机中育新机
回顾“17+1合作”走过的历程,务实合作一直是核心要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17+1合作”一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孕育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展望未来,各方只有以更加务实的态度积极拓展在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生态环境、人文体育等领域的合作,才能开创中国同欧洲合作的新途径,赋予“17+1合作”更加灿烂的明天。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7+1合作”)是根据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愿望打造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它起源于2011年举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机制正式确定于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暨首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9年来,“发展才是第一要务”成为中东欧国家的普遍共识。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中欧班列等一大批合作项目为改善地区间互联互通水平、增加当地就业、促进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中国与中东欧17国进出口贸易额较2012年增长超50%,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由30亿美元增长到了126亿美元。中东欧17国在华投资也飞速发展,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化工、金融、环保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务实合作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一体化,为促进中欧关系整体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最初的“16+1”到希腊加入扩容为“17+1”,再到奥地利、瑞士、白俄罗斯、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作为观察员国(机构)参与机制活动,推动“17+1合作”与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合作,“17+1+欧盟”的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取得了先期成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经济暂时停摆,也让正处于提质升级新阶段的“17+1合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经济重启总体遇冷。中东欧国家经济出口导向型特征明显,严重依赖欧盟市场,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让中东欧国家经济重启困难重重。同时,英国脱欧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中东欧国家外部市场环境雪上加霜。
二是防疫形势寒意逼人。面对新一波疫情,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感染人数明显增加。根据欧洲疾病与控制中心(ECDC)的预计,如果疫情持续蔓延,中东欧国家将面临病床和重症病房数量不足的局面。
三是公共债务开始上升。匈牙利财政部部长曾于2020年9月表示,匈牙利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将从2020年初的66%上升到2020年底的76%至7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波兰政府抗击疫情的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了其他欧盟国家平均水平,这或将把波兰政府的债务比率提高到不安全的水平,甚至超过宪法规定的60%GDP债务上限。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17+1合作”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合作并未陷入停滞。一方面,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不断深化防疫合作,中东欧国家防疫工作在欧洲国家中表现亮眼;另一方面,中国与部分中东欧国家贸易逆势上扬,这些都为2021年中东欧国家经济复苏注入了动力,也为后疫情时代“17+1合作”孕育了新机遇。
一是“健康丝绸之路”合作开拓新领域。未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疫苗合作、卫生医疗、生物医药等领域将有良好的合作前景。
二是“数字丝绸之路”合作注入新动力。2020年6月,在宁波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走上“云端”。通过贸易对接会、直播带货等一系列活动,中东欧国家找到了在疫情之下拓展中国市场的新渠道。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逆势上扬,中东欧国家普遍开始将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列入疫后重要议程。
三是“绿色丝绸之路”合作引领新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追求,也是双方创新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已经向全世界作出“2060年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中东欧国家则视疫情后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契机。未来,各方可充分借助“17+1”环保合作机制,鼓励地方间实施环保示范项目,扩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联合开发,推动相关机构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等手段支持绿色经济合作项目,为“17+1合作”增添绿色含量。
四是“体育丝绸之路”合作迎来新机遇。中国将于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3亿人上冰雪”不仅是中国政府的承诺,也是全球冰雪旅游产业的重大机遇。中东欧国家在冰雪项目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中国在体育产业、场馆设施、赛事组织、竞技体育、冰雪旅游等方面互补性强,疫后有望迎来新一轮中国—中东欧体育文旅合作新机遇。
回顾“17+1合作”的历程,务实合作一直是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核心要义,后疫情时代“17+1合作”必将更加突出一个“新”字,更重一个“实”字。各方只有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动既有项目合作,在做深做实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着眼未来,积极拓展在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生态环境、人文体育等领域的合作,才能实现“17+1合作”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原文刊载于《经济日报》2021年2月8日 4版,作者系一带一路学院万喆;
原文链接:http://paper.ce.cn/jjrb/html/2021-02/08/content_437887.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观点]万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在危机中育新机
相关推荐
- 北师大“治学修身”京师大讲堂第十二讲举办
- 北师大高水平女子足球队夺得全国大学生女足锦标赛暨中国足球协会女子足球乙级联赛双料冠军
- 北师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暨北京市辐射中心开展寒假前安全检查工作
- [荣誉]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师林琳与合作团队关于快速射电暴的研究成果获得Nature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 王守军参加资产经营公司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北师大共青团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
- 程建平一行赴北师港浸大考察党建工作情况
- 北师大教授应邀参加第十届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 [预告]05.06专家讲座|李正荣:从古希腊神话的“瘟疫模型”说起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 北师大校工会组织“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干部培训活动
- [预告]03.29专家讲座:纸载千秋——中国古纸与传统手工纸
- 北师大全球院组织中国科学家前往德国柏林参加北极科学部长会议
- [研讨]“高校校园关闭期间如何确保高质量的教育”国际网络研讨会举行
- 北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召开2019年秋季新学期全处大会
- [观点]薛二勇: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 北师大举行2020级本科生军训开训典礼
- 孙昌璞院士在北师大开设《高等量子力学》课程
- 北师大教工羽毛球队获2019年北京市教育系统羽毛球比赛第四名
- 图书馆举行李晓西教授图书资料捐赠仪式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