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万喆:重生与挑战相伴 机遇与合作共存
告别难忘的2020年,有人预测2021年将是全球经济的“料峭春风”之年,但我认为,在全球经济下行触底、市场低迷期盼复苏及各方频受产业链阻隔困扰的形势下,2021年将是重生与挑战相伴、机遇与合作共存的一年。
经济重启成为主流 复苏之路并不平坦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20年12月发布的展望报告中指出,本年度全球范围内长达数月的封锁限制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但也相应给经济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经济骤跌4.2%,全球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2020年下半年,疫情反弹再度冲击全球经济,造成欧洲和北美地区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美国经济预计将分别萎缩7.5%和3.7%。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期,随着全球加强防疫措施与抗“疫”国际合作的走深走实,人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疫苗研发与疫情诊治取得的巨大进展不断提高各方预期。展望2021年,经合组织预测,在疫苗接种等利好因素推动下,全球经济将增长4.2%,但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经济复苏并不平衡,有效检测、追踪和隔离病例及实现疫苗接种的国家可能表现更好。
当前,各经济部门在政府与央行前所未有的帮扶和刺激政策下开始复苏,尽管部分服务业仍受人员流动、区域封锁等限制政策影响,但全球经济形势正步入活跃区间。同时,就业领域虽然仍存在不充分现象,但整体形势已趋向稳定。各国企业也努力向更可持续与更具韧性艰难转型。
尽管如此,疫情反复仍持续制约着各国的复苏步伐,也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恢复的最大变量。就各经济体而言,各方恢复态势不尽相同,呈现出差异化复苏态势。
美国方面,在经历2020年上半年经济大幅下跌与失业率持续走高后,开始进入复苏节奏,预计2021年与2022年将分别增长3.2%与3.5%,失业率也将实现下降,美政府多轮财政刺激计划的效果逐步显现,对企业发展与家庭保障形成支撑,制造业正实现恢复。
欧洲方面,欧盟委员会与各成员国为应对疫情巨大冲击而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正对区内复苏产生积极作用,预计欧元区2021年与2022年将分别增长3.5%和3.25%,但仍要等到2022年底才可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当前,包括德国、法国等在内的核心国已出现复苏迹象,就业市场也在逐步改善,但2020年9月以来的疫情二次暴发再次打断了欧元区的复苏进程,欧洲在防疫封锁与重振经济之间艰难抉择,而由此引发的不确定性与信心降低将持续困扰个人消费和区内投资,加之庞大的财政支持计划与低迷的经济活动正不断加剧各国公共债务,经济复苏之路隐患重重,欧洲急需在严控疫情蔓延与引导衰退行业向更具可持续性领域再布局、再分配方面作出迅速决断。
新兴国家始终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对持续承压的经济颓势,部分国家不得不开启经济重启之路,预计俄罗斯、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国2021年经济增速将分别达3.3%、2.6%、3.1%和3.6%。虽然部分国家经济活动已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但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疫情仍在蔓延,由此带来的严格封锁措施将导致经济活动受到比此前市场预期更为严重的干扰,加之相关国家的财政规模相对较小,进一步降息或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的政策空间有限,将使相关国家的经济重启之路更加漫长。
疫后发展机遇蓬勃 国际合作深入人心
展望未来,疫情提醒世界各国,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及时修正暴露出的结构性难题,倒逼落后产能、产业链加速转型与蜕变,这些将为以贸易、医疗、教育等为依托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发展带来蓬勃需求。同时,疫情期间的人员与物流阻隔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员、产业链、贸易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尤为可贵。人们对携手发展、互利共赢、命运与共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某些国家主张的“自身优先”单边主义立场也不攻自破、失去市场。
在产业领域,疫情带来的各领域阻隔促使各方更加清晰地把握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优势,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将不断为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制造业赋能,使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主流,成为提振增长的新引擎。在企业领域,疫情冲击使企业经历了财务、人员、供应链等方面的严峻考验,看到了自身发展存在的漏洞,充分意识到在组织、技术、市场等领域占据价值链更高位置的重要性,需要更加重视在技术研发与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投入。这不仅将帮助企业应对冲击、走出困境,更将推动企业实现创新转型、数字转型、绿色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阻隔与乱局也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面前,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唯有携手合作、摒弃分歧才是终结疫情、降低其对世界经济与社会负面冲击的唯一途径。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唯一难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局部冲突、贸易纠纷、气候变化、地区贫困、发展不平衡等难题都是当前世界和平、稳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唯有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才是应对挑战、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本文刊发于《经济日报》( 2021年1月4日第04版),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万喆。
原文链接 http://paper.ce.cn/jjrb/html/2021-01/04/content_435460.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观点]万喆:重生与挑战相伴 机遇与合作共存
相关推荐
- 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座谈会
-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喜迎国庆安全检查整改工作
- 北师大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圆桌论坛”
- 2020年下半年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北京师范大学考点工作顺利完成
- [合作]塞罕坝机械林场与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合作启动会召开
- “在线教育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国际网络研讨会召开
- [观点]冯刚:不断深化时代新人培育的新实践
- 学校建设教师数据中心系统助力教师填表
- 一带一路学院师生参加习近平主席给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精神座谈会
- [预告]12.28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总决赛
- 卡迪夫大学校长柯林·莱尔顿一行访问北师大
- [预告] 05.14 ?京师数学教育论坛第七讲: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
- 北师大召开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
- [论坛]《亚洲语言与语言学》编委会会议暨2019亚洲语言国际圆桌论坛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召开
- [成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暨《劳动教育论要》新书发布会召开
- “青春正能量 闪亮E世界”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网络文化季落幕
- 北师大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渐显成效
- 孙红培带队赴玉龙县对专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督察
- 从“心生万物”到“家和万事兴”——第二届“汉字之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研讨活动举办
- “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师大举行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