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巩固拓展成果铺就振兴之路——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近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声音·观察”栏目刊发《巩固拓展成果铺就振兴之路——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脱贫之后,我国农村发展何去何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论述有何重要意义?如何实现二者有效衔接?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记者: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何会提出这一论述?这一论述有哪些特点?
张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也是新时代补齐短板,化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乡村振兴也将成为下一阶段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述有突出特点。
一是有新意。以往关于“巩固脱贫成果”说法比较多,但提及“拓展成果”比较少,“拓展”更加强调脱贫攻坚在效果、影响上的提升,保证脱贫成果更加牢固,效果更加有可持续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是有传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此次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者在内在逻辑上一脉相承、环环相扣,对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方向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目标相连、层层推进。
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记者:应如何看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张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二者有联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才能使乡村振兴更加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进程、效果,决定了同乡村振兴能否有效衔接,能否为乡村振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乡村振兴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保障。
二者有区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主要服务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乡村振兴主要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基础,与未来“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密切相关。
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贫困,相对贫困依然会存在。在新的阶段,我们需要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未来的新的贫困问题。乡村振兴实行“三步走”战略,短期扶贫目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长期扶贫目标就是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缓解相对贫困问题,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探寻脱贫攻坚决胜“密码”
记者:目前,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您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和经验有哪些?
张琦:第一,最重要的原因和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了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为摆脱贫困发挥了“定盘星”作用。另外,得益于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我国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摸索出一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法论。
第二,脱贫攻坚贵在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国家在打响整个脱贫攻坚战过程中,有严格的顶层设计、完善的体制机制,形成了精准扶贫的治理体系和政策框架,包括“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基本内容和主要途径。我们还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体系、投资体系、资金保障体系、责任体系,以及考核和监督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因时施策,注重阶段性施策。脱贫攻坚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同时段的规律,有的放矢,使工作更加有效。
第四,因地施策,将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实施区域性发展战略带动脱贫攻坚,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这也是成功要素之一。
后续政策的“不变”与“变”
记者: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哪些经验能够继续用于推动乡村振兴中去?
张琦:脱贫攻坚之所以成效显著,与健全有效的体制机制密不可分。乡村振兴完全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工作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
首先,继续强调精准的指导思想。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依赖的是创新性扶贫手段,坚持分类指导,根据贫困户、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和贫困类型来确定帮扶措施,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发力。这些精准的指导思想完全可以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去。
其次,延续“五级书记抓扶贫”的重要经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我国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向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建设好村“两委”,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可立足现行机制和人才队伍,发挥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五级书记”的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最后,产业扶贫中很多产业政策应继续发挥效用。对于脱贫攻坚而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中的首要工程,也是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居于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首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推动一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才能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
总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衔接时间点、帮扶对象的确定,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如何进行衔接,还有一些项目、资金如何进行衔接,都是其中难点。
下一步,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是推动衔接的重中之重。
记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阶段的政策倾向应该有哪些不同?
张琦:以前我们的政策倾向是“一个不能少”,推动全面脱贫,体现出整体性。未来政策应更注重效率,发挥农民自身内生动力,引导农民形成自强自立、争相致富的新风貌。
同时,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要转变职能,逐步将产业发展推动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监管者的角色,更多培养适应市场化、经营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他们自身经营能力、就业创业能力。
就业扶贫政策应继续发挥效用
记者:您认为,就业扶贫政策应如何顺利过渡到新的阶段?
张琦: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就业扶贫是整个扶贫战略中重要的一环。应继续发挥以下就业政策措施的效用,并在未来不断进行优化。
一是劳务输出。刚脱贫的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应建立一种新型协作机制,从以帮扶为主的合作方式,慢慢转化为市场化合作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达到双赢目的。
二是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触角”应触及农村,提升农民的运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统筹协调当地就业、产业发展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建立多维度、多梯度的培训体系。
三是扶贫车间。扶贫车间要适应未来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发展需要,优化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扶贫车间提档升级。
四是公益性岗位。继续加大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提高贫困户参与度和受益程度,助力农户多渠道就业。
本文刊载于2020年12月12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声音·观察”栏目,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283191011744274685&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528319101174427468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观点]巩固拓展成果铺就振兴之路——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相关推荐
- 资产经营公司团委成立大会举行
- 北师大辅导员殷实荣获2017-2021年度北京高校“十佳辅导员”
- 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获“2021年中国智库特色案例理论创新”奖
- 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18年“思享杯”演说大赛
- [论坛]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教育创新发展·校长论坛”第一期第四场举行
- 北师大首开“国家安全导论”通识教育课程
- [观点]顾明远:减轻学业负担 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 建党百年 教育献礼——《中国共产党教育100年》书稿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
- [预告]12.12 第五届 STEM+创新教育学术交流研讨会
- [成果]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王友军教授课题组与合作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
- 重温初心 践行使命——北师大图书馆党委组织赴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
- 北师大举办院士携手防艾大使校园行活动
- 教育学部周海涛教授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
- 程建平参加新闻传播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通知]2021年“京师学生全球视野周”活动
- 校工会举行2018-2019学年教工社团协会总结评优会
- 学校纪委学习传达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 校工会手工社组织“爱心玩偶送白衣天使”活动
- [预告]09.26《铎声讲堂》第31期丨李铎:后疫情时代教育创新趋势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通知]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特别单元“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学生原创短视频大赛征集公告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