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业务融合】之十六 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科研业务与支部建设深度融合 下沉基层 服务首都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以下简称文创院)在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挂靠教工党支部。文创院作为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智库,在文化战略制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咨政成果,为首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四支部将党支部工作和科研项目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在日常实践工作中发挥智库优势搭建新桥梁,服务首都文化发展建设。
一、扎根理论学习,以相融互促形成双向带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理论学习上舍得花精力,第四党支部依托传统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的传统文化的论述,在理论学习中提升党员同志思想意识。第四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理论学习会等,让党员教师深刻意识到,守初心是根本,担使命是责任,找差距是方法,抓落实是态度。2017年—2018年,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通读了《论语》、《大学》、《道德经》三本经典著作,并在诵读后结合当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讨论。2018年,研究院深入浙江金华走访了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此次走访留下来很多宝贵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为支部今后的活动开展打下了基础。2017年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家庭、家教、家风”的论述,支部组织学习了梁启超、林则徐等十大家族故事,以此提升党员同志的家国意识。第四党支部以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为主体,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科研中提升党员个人修养,以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方式将科研业务的开展以及支部活动的开展形成双向带动。
二、打造开放支部,以智库服务搭起党建新桥梁
2019年7月,文创院一行二十余人赴北京密云区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文化智库政策服务需求调研,以下沉到村镇的脚力、笔力、脑力的智库服务,搭建党建新桥梁。
密云区全面落实中央机构改革精神,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高度融合,通过规划先行、重点项目带动,有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逐步深入公共文化领域体制改革,文化助推旅游发展。支部在调研中与密云区主要领导展开了深入的座谈活动,认真地听取了密云区文化产业发展思想及案例。支部党员们就首都高端智库服务市委宣传部的工作情况做了介绍,并结合密云区文化和旅游、发改、农业农村以及古北口发展情况,在开发支部活动中,提出了极具创新性的“两红一绿”建议。作为特色支部活动,全体党员在密云区党委宣传部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密云区特色村镇,为全面了解北京市文化和文旅政策及产业现状与重点案例,为首都在功能转型、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奥之城等方面建言献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深入一线调研,服务首都文化发展建设
第四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要积极参加到研究院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在工作中要起到先锋示范作用,要以身作则,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约束管理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结合首都智库工作和首都疫情防控的紧迫形势,党员教师身先士卒,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开展线上线下调研,调研两千多家文化企业和一百多家文化园区,形成一手调研材料,为市政府全面掌握文化企业和文化园区防疫现状与运营需求提供关键数据。今年4月份,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第四党支部党员教师结合市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到中轴线腾退空间活化利用、保护利用北京会馆等项目的调研中,党员老师们通过走访基层参与座谈,深入到首都文化建设的神经末梢,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心声整理大量资料,形成咨政要报助力政府职能部门决策。
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工第四当支部紧密围绕对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强组织、增活力、促凝聚”支部建设主体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广泛邀请非党员教师参加并开展集体研讨,在支部活动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探索打造支部品牌活动。今后的工作中,第四党支部也将继续配合研究院关于文化发展、创新以及服务首都等关键问题的研究,为孵化“站位高、接地气”的研究成果与决策建议做出贡献。
2019年10月专题教育理论学习会
2019年7月,赴北京密云区展开文化智库政策服务需求调研
2020年4月,保护利用北京会馆项目实地调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党建业务融合】之十六 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科研业务与支部建设深度融合 下沉基层 服务首都创新发展
相关推荐
- BNU-China团队再次斩获iGEM大赛金牌
- [成果]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刘兰翠教授及博士生候娟娟参与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
- 教育集团党总支组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 【中国教育报】? “课堂翻转”需实现规律性和灵活性统一
- 北师大教授为发展中国家部级官员研讨班授课
- 北师大举办中层干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培训
- 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研讨雄安新区智慧教育发展战略
- 北师大胡必亮教授入选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纪录片《中国:变革故事》典型人物
- 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
- 第三届北京高校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决赛举行
- [观点]郑新蓉:优化特岗制度,留住乡村好老师
- 第四届中国VR/AR/MR创作大赛开幕式在京举办
- [观点]余胜泉:大规模在线教育后将呈现教育新生态
- 北师大召开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工作部署会
- 历史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1911-2011) 成果鉴定会”召开
- 新疆和田地区行署致信北师大感谢历史学院单月英老师的策展贡献
- 中国心理学会来校慰问心理学部张厚粲先生、林崇德先生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2020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 话剧《启功》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首场演出
- 周作宇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