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郑国民:提升师范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编者按:10月1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决策部署,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语言发展规划,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总结了语言文字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强调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语言发展规划,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本版特邀五位专家从教师教育、经典诵读、中文国际传播、媒体示范、规范汉字等角度,解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抓手和应着力加强的工作,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会议要求,在教师教育中加强教学语言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语言文化素养。这样的要求,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凡是当过教师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深切感受,除了专业水平等因素外,教师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方式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讲解以及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的表述是否准确、用语是否恰当、语气是否得体、文化素养是否深厚等,潜移默化、时时处处影响着每个学生,特别会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产生一定的决定作用。因而,重视将成长为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应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不仅未来当语文教师的师范生需要,将来承担其他课程教学的师范生更不可轻视。
首先,高等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应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经典研读和研讨等方面内容,为师范生打下坚实的文化素养基础。目前师范院校的本科师范生课程大多由三部分结构组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相对于加强数理基础课程,要求所有学生修读高等数学等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文史经典研读和研讨方面的课程,对提升师范生语言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在文史基础类课程中应要求学生修读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学、哲学方面的经典著作研读和学术写作课程,如四书研读、《史记》选读、唐诗选读、宋词选读、《说文解字》入门等,以此增强师范生人文底蕴,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研读经典,让师范生深切感受、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丰富多彩的表述方式,譬如因事陈辞、辞事相称的精当,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的精致,典故运用的精妙,以及言外之意的精深等,让师范生在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以及如切如磋的研讨交流过程中感悟经典的旨趣。
其次,教师教育课程应加强教学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增加展示、研讨和交流的机会。在中小学课堂上往往能够看到那些优秀的教师时而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概括,时而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地描述,时而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地论证,时而准确精当、条分缕析地说明,以及恰切生动的讲解、恰如其分的点评、恰逢其时的追问等,在赞赏这些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感叹、敬佩他们的高水平教学语言能力。因此,在教师教育课程中适当增加教学语言方面的训练,应成为师范生教学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例如在观摩优秀教学案例过程中,除了研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策略之外,引导师范生关注、研究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该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在微格教学课程中,让师范生针对同一对象或内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讲解、呈现,从而感受、反思不同语言、不同表述方式的差异和效果。只有真切地感受不同表达目的、表达对象需要选择不同表达内容和表述方式的效果和价值,才能在未来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中应对自如。
面向未来,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与情怀、持续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宽厚的学科基础、优异的交流合作与领导力、开阔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勇于面对变革并大胆探索的卓越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师范生、教育专业硕士口头和书面表达尤其是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夯实未来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全面提高教师语言文化素养,是卓越教师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23日 09版;作者郑国民,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常务副教务长,文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10/23/content_585796.htm?div=-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观点]郑国民:提升师范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
- 北师大组织教职工赴密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 “民营企业合规高端对话”暨第36期德胜门大讲堂在成都举行
- [观点]余胜泉:“开放型在线辅导”来了
- ?中国社会学会新春论坛暨京津冀社会学界“新中国70周年社会治理回顾与思考”座谈会在京举行
- [预告]04.15讲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
- [预告]11.07《铎声讲堂》第25期——蔡茂友:情怀哲理间,书画即人生
- 总务部党委举办“学史增信 力行服务”党史知识竞赛
- 涂清云到天文系调研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情况
- 北师大举行2021级本科生军训开训典礼
- [研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讨会暨《中国社会治理通论》发布会在北师大举行
- [讲座]“元宇宙: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讲座在北师大举办
- 学校召开2019-2020学年学部院系学生工作考评会
- [会议]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第三阶段启动会
- [论坛]胡必亮教授作客京师励耘讲坛 讲述“一带一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论坛]2020年,我们如何做家长?——“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直播论坛重磅发布《新时期家长的角色意识与亲子互动行为提升》研究报告
- 图书馆党委第一党支部开展专题党课学习
- 2020教育部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走进广西融水
- 北师大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签订科研合作战略框架协议
- 《中国绿色减贫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北师大举行
- [通知] 第四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招募启事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